牛大力本名牛學兵,18歲,長得頭圓身壯手粗腳大,最關鍵是力大,大家便都喊他牛大力。
牛大力在家排行老大,下有弟弟和妹妹,父親本來健康壯實,但十年前患了肺病,雖然治好了,身體卻不如從前,再也幹不了重體力活。家裡底子薄,人口多,吃飯穿衣,樣樣花錢,自然很貧窮。
這可苦了牛大力,他身高力大,飯量也大,平日都吃不飽,心裡就想著有沒有機會放開肚子吃個盡興。
機會說來就來,那天牛大力和夥伴們去魯山砍柴,回來的路上,牛大力說:“真餓啊,要是有饅頭,我一口氣可以吃十個。”
同伴劉興笑著說:“要是饅頭小,吃十個有什麼稀罕!”
牛大力眼一瞪,說:“二兩面粉一個饅頭,不信咱打賭!”
劉興說:“好,實打實二兩面粉一個饅頭,如果你能吃下十個,任你白吃,如果吃不下,賠我四斤麵粉,怎樣?”
牛大力伸出手掌跟劉興一擊,說:“一言為定!”
劉興家裡正好有一屜籠二兩面粉的大饅頭,是親戚家辦喜事送的。同去的一行人把柴挑回家,就都吵嚷著來到劉興家,要看牛大力吃不吃得完。
牛大力擺開架勢,一手抓一隻饅頭,左右開弓,狼吞虎嚥,不一會兒就吃掉了六個,看得大家直瞪眼。劉興為他倒了一碗開水,牛大力擺了擺手,繼續吃。不到一刻鐘,十個大饅頭下了肚。
牛大力撫著圓滾滾的肚子,哼著小曲走了,看熱鬧的人也散了,留下傻了眼的劉興與嘮嘮叨叨的老婆吵個不休。
第二年,村裡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牛大力肯出力,勤勞踏實,喜歡泡在莊稼地裡。
此後,連年豐收,溫飽問題解決了,還能供養弟妹讀書,牛大力覺得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農閒時,牛大力常去找些零工做,賺錢貼補家用。
22歲時,他到距家十里的嶺下村打工。嶺下村位於竹山腳下,漫山遍野的毛竹是村裡的綠色寶庫,村民多以賣竹製品為生。但是毛竹需要背到山下,山路崎嶇難行,背竹之人須力大心細才行。
牛大力每年都會去嶺下村背毛竹,那碗口粗的大毛竹一根就有上百斤,起初他每次背一根,後來路走熟了,便把兩根毛竹捆在一起,顫顫巍巍一口氣背了下來,看得村民咂舌不已。
村西靠著山腳住著一戶毛竹大戶,主人叫劉德,大女兒劉巧珍18歲,溫柔賢良,勤勞能幹。
牛大力年年幫劉德家背竹子,一來二去就熟了,每次背毛竹下山,劉巧珍都會涼好一罐茶,放在門口等著牛大力。牛大力咕咚咕咚喝飽茶,再上山繼續背,一個上午可以背五趟。劉巧珍燒好午飯,牛大力吃飽飯,下午繼續上山背。
牛大力發現今年劉巧珍做的飯越來越好了,雞鴨魚肉變著花樣,牛大力吃得盡興,力氣也大增。他還發現每次自己背竹子下山,劉巧珍總有事沒事靠在門框上,含情脈脈看他,牛大力心裡像喝了蜜一樣甜。
這天上午,牛大力背完第三趟竹子,發現劉巧珍沒在門口擺上茶,他實在渴得厲害,便推開院門,想自己去尋茶喝。
才進院子,便聽見廂房裡傳來劉巧珍與父親的爭辯聲,只聽劉德說:“一天天變著花樣做好吃的,是不是看上人家了?這小子一身窮骨,有股蠻力而已,能有什麼出息!你趁早死了這份心。”
劉巧珍帶著哭腔說:“人家現在窮不等於以後窮,您幹嗎干涉我……”下面的話細如蚊鳴,幾不可聞。
只聽劉德大聲說:“不行就是不行,除非這小子辦齊結婚三大件,再拿一萬塊彩禮錢來,否則休想娶你!”當時結婚三大件指電視、洗衣機和冰箱。
牛大力胸中突生豪氣,隔著門大聲道:“劉叔你不要瞧不起人,我牛大力不信人有窮命,你等著瞧,我五年內一定辦齊三大件,備足一萬塊彩禮錢,風風光光來娶你女兒!”
說罷也不等劉氏父女回答,轉身出了門就回家。
海口是誇下了,但牛大力明白,憑家裡的條件,三大件一件也辦不起,更別說一萬塊彩禮錢。
突然,牛大力想起鄉農技站李站長曾說過,種植獼猴桃可以致富,鄉里會提供技術支援,並聯系商家收購。但村民們都持觀望態度,沒有人敢嘗試。牛大力心想:種幾畝水稻,猴年馬月也賺不來三大件,不如搏一把。
說幹就幹,他去鄉里找到李站長,說了自己的決心,李站長非常支援。於是牛大力承包了十畝緩坡地,開始種植獼猴桃,沒日沒夜地忙碌。
牛大力揚眉吐氣,辦齊結婚三大件,彩禮一萬元,熱熱鬧鬧迎娶劉巧珍過門。
新婚夜,劉巧珍嬌羞地問牛大力今後有什麼打算,牛大力興高采烈地說:“那自然是擴大種植面積,賺更多錢。”想了想,又說,“還要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
劉巧珍滿意而幸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