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是縣實驗中學的臨時工,主要負責基礎設施的維修及水電的保障工作。這天,老郭忽然接到沈校長的電話,說晚上有個飯局,希望他能參加。放下電話,老郭激動萬分,心想:自己只是個臨時工,沈校長咋會請我喝酒呢?
到了約定的時間,老郭來到約定的酒店,才知道,今天宴請的可是個大人物報告的。明天郭教授就要走了,這場晚宴就是專門給他送行的。
見到沈校長,老郭第一句話便是:“沈校長,這種場合我來不合適。”
沈校長拍了拍老郭的肩膀:“你是負責學校水電工作的,郭教授是水電專家,你來見見郭教授,有啥不可?”老郭想想也是,就坦然地留下了。
人員陸續到齊,大家依次圍著酒桌坐下,當然,坐在上位的肯定是郭教授,坐在他旁邊的是沈校長,其他座位依次坐著幾位副校長及其他領導。而老郭沒有官職,又是個臨時工,自然知趣地在上菜的位置坐下了。
酒宴開始了,大家開始給郭教授敬酒。只見沈校長端起一杯酒,恭恭敬敬地對郭教授說:“郭老,您是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教授,今天有幸聽了您的專題報告,實在是受益匪淺。來,這杯酒敬您!”
郭教授也不推辭,碰了碰酒杯就痛快地喝了下去。
接下來,其他領導也紛紛站起來給郭教授敬酒。輪到老郭了,他端起一杯酒,誠惶誠恐地說:“郭老,我也姓郭,大家都叫我老郭……今天有幸見到您,我很高興。來,我也敬您一杯酒。”
郭教授端起酒杯,上下打量了老郭一番,忽然微笑著說:“你不老嘛,咋能叫你老郭呢?”
老郭的臉瞬間紅了。說實在的,在學校裡,不這樣叫還真找不到其他合適的詞。叫他領導吧,他沒有官職;叫他老師吧,他是個臨時工;叫他名字吧,他已三十出頭,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年輕人肯定不能這樣叫。好在有一個“老”字用途廣泛、內涵豐富,於是不知是誰先叫了他一聲“老郭”,接著便在校園裡叫開了。
“我……我……”老郭不知該怎樣回答,吞吞吐吐的,很是窘迫。
見此情景,沈校長趕緊替老郭打圓場:“老郭是學校的水電工,不僅技術了得,而且待人和氣,大家這樣稱呼他,顯得更加親切。”
“水電工?這工作相當重要。”郭教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緩了口氣接著說,“水電關係國計民生,作為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水電在我國能源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支撐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郭教授學富五車,侃侃而談,在場的人無不肅然起敬,老郭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按當地的習俗,給客人敬完酒後,每個人都要“過圈”。過圈就是自己先喝三杯酒,然後給在場的人每人敬三杯,也就是“繞一圈”的意思。
當沈校長過圈時,輪到給老郭敬酒,沈校長瞪著醉眼說:“郭老,感謝你的敬業工作和辛勤付出,這三杯酒敬你……”
老郭一愣,他咋把我當成郭老了,於是趕快糾正道:“沈校長,錯了,錯了,我是老郭,不是郭老呀。”
沈校長定睛看了看老郭,知道自己剛才是說錯了話,但他並非醉得一塌糊塗,於是趕忙振振有詞地辯解道:“啥,我說錯了嗎?不,我沒錯,在我眼裡你就是郭老,未來的郭老……只要你肯努力,我敢斷定,將來你也可以成為郭老,就像我們身邊這位受人尊敬的郭老一樣……”
以後怎麼喝酒怎麼說話,老郭已記不清了,但郭教授和沈校長的話,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腦海中。正是這個原因,老郭這天夜裡失眠了。
同樣都姓郭,人家郭教授博學多才,談古論今,被校領導們眾星捧月似的捧著;相比之下,自己才疏學淺,孤陋寡聞,在酒場上都不敢多說話,生怕說錯話遭人恥笑。郭教授被人尊稱為郭老,自己則被人喊為老郭,同是郭氏後人,差距咋這麼大呢?
想想自己的人生經歷,現在還真有點後悔。老郭在家排行最小,又是唯一的男孩,從小被父母寵著,結果長大後十分調皮,不僅不愛學習,還喜歡跟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經常惹是生非,把父母氣得要死。
後來,老郭高中沒畢業就輟學了。結婚後,老郭的放蕩行為有所收斂,但他一沒文憑,二沒技術,很難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
老郭的父親在縣實驗中學當教師,他說,自己桃李滿天下,卻沒把自家的孩子培養成才,這是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面對郭家的困難,沈校長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有一天,他對郭父說:“學校缺少一個水電工,要不,就讓你兒子來學校工作吧。”
郭父想,水電工雖然工資不高,工作也比較辛苦,但有工作總比沒工作強,於是就讓兒子到學校上班了……
“我要是從小像兩個姐姐那樣好好學習,也不至於淪落到現在這種地步。”老郭輾轉反側,後悔莫及,心頭暗想,“沈校長說只要肯努力,有朝一日我也可以成為郭老,那麼,從現在開始努力能行嗎?”
幾天後,老郭突然找到父親,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說:“爸,我想參加函授學習,先學個大專,再考本科……”
父親像看外星人一樣看了老郭半天,在確認自己沒有聽錯後,一拍胸脯說:“好,好,我兒子終於醒悟了。”
緩了口氣,父親當場表態:“所有學費老子給你出。另外,接送孩子上下學之類的事,我和你媽也全包了。”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這期間,老郭先後拿到了專科、本科和研究生文憑,還考了個一級建造師資格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