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也算個不大不小的節,所以單位放了半天假。蔣大軍早早回到家,卻窩在沙發上生悶氣。雖說他到這家單位時間不長,但上班時間卻不算短了,可無論他怎麼積極主動,跟同事之間的關係仍舊比較尷尬。整個科室,似乎就他遊離在外,有他不多沒他不少。其他同事在科長帶領下,工作之餘常常搞活動,卻從不通知他。為融進圈子,他好幾次搭出租跟蹤大家,故作誤打誤撞闖入聚會現場,甚至主動買單,但大家仍對他不冷不熱。
今天聽科長言談間,大夥又要聚一次,可眾人仍拿他當空氣,沒人對他提這事,這就讓他覺得很不舒服。“憋屈啊,弄得我都快抑鬱了,”他抱著頭在沙發上說,“要不,跳槽另找份工作吧。”
正在廚房忙活的愛人阿媛不樂意了,把正洗著的碗往水池裡一放,說:“現在咱們還揹著房貸呢,再找的工作要是還不如現在,怎麼辦?”
大軍聽罷嘆了口氣,唉,心說:都怪自己沒生在個好家庭。
大軍的母親死得早,父親在農村只會種地,能供他上大學已經很不容易了。看看科室那些同事,不少人年紀輕輕就開上了好車,住上了好房,都是父母的幫襯啊。
大軍覺得,人家不帶他,也許是因為他沒車,這就拉開了距離,出去玩不能老蹭別人的車吧?再說單位離家遠,上下班不方便,所以大軍早就在小區隔壁的4S店看中了一款車,可阿媛不答應,車的首付就遲遲不能落實。
“你以為我不知道有車的好處,不想有車?”阿媛看出了他的心思,從廚房探出頭說,“小東才上一年級,以後各種興趣班補習班,花銷大著呢。你家又指望不上,所有的事就只能咱們自己扛了。憑咱倆那點工資,不省著點能行嗎?”
正說著,門鈴響了。客廳裡的小東丟下玩具跑去開啟門,驚喜地叫道:“爺爺!”
小東的爺爺蔣老漢笑著應聲進了門,將肩上的大麻袋放到門後,喘著粗氣說:“也沒什麼事,今天進城去種子公司買菜種,順便給你們送點菜。都是自家種的,上的是農家肥,沒打過農藥,別看賣相不好,新鮮得很呢。”
大軍看了一眼,袋子撐得滿滿登登的,不外乎是些蘿蔔、白菜、土豆之類的菜,但少說也有五六十斤。想到從車站到家還有段路,老人硬是一步步扛來的,大軍心裡不禁有些心疼,忙讓父親坐下,並且沏上了茶。
阿媛則飛快地端出盆熱水,熱情地說:“小東,快讓爺爺洗洗。這麼冷的天,一洗就暖和啦。”
小東拿起毛巾,剛要上前替爺爺擦臉,阿媛就一瞪眼吼道:“小東你躲遠點,別讓水濺到。”接著又衝蔣老漢解釋說:“天這麼冷,上次小東就是因為玩水得了感冒,得吸取教訓啊。”
大軍一旁看了,心裡就有些不是滋味了:阿媛是城裡人,講究,這是嫌老人身上髒呢。可老人一輩子跟土地打交道,手指縫裡長年都是黑泥,能幹淨得了嗎?
趁蔣老漢坐著喝茶,阿媛又藉機數落大軍說:“爸不是外人,所以有些事咱們借這功夫,得好好說道說道了。咱不是大爺,就別濫使大爺脾氣,別工作上稍有不順心,就想撂挑子。一個大男人,得想法負起家庭責任來。還有車,以後最好提都別提,家裡這套餐具還是結婚那陣兒我閨蜜送的,用了這麼多年,好些都碰出缺茬了,這不還沒捨得換呢。你說,不趁現在省著點,以後萬一遇著個啥事,咋辦?”
蔣老漢眨著眼,半聽半猜蒙了個大概,但不痴不聾不做家翁,兒子的家事他也不好太摻和,可不說點什麼,他心裡又憋得慌。
恰在這時,小東剝個橘子遞了過來說:“爺爺你吃。”
笑著摳出一瓣橘子放進嘴裡後,蔣老漢心一動,忙從麻袋裡取了頭蒜,剝了個蒜瓣,然後把蒜瓣摁塞到了橘瓣的空缺處,託在手心,裝作逗孫子說:“小東,你看這是啥?是不是橘子?”
小東瞪大眼歪頭瞅了會兒,笑了:“爺爺,你這不是橘子,這是在裝蒜。”
蔣老漢一聽,笑呵呵颳了下小東的鼻頭說:“我們小東就是聰明。蒜就是蒜,別往橘子中硬擠。不然就算擠進去了,也是橘外仁,反而顯得更孤單。橘子當然好,甜;可蒜也不賴,吃麵就蒜,營養翻倍。蒜泥還能配餃子呢。既然咱是頭蒜,把蒜當好就行,犯不著往橘子圈裡擠。”
橘外仁,局外人?大軍聽著陷入了沉思。
小東雖然聽不明白,但平時爸爸媽媽忙,很少陪他,現在最疼他的爺爺來了,他心裡高興,就又纏著爺爺講故事。
蔣老漢便藉著正月十五節日,給小東講起了故事:“依咱們老規矩,正月十五天一黑,像你這麼大的孩子,會成群結隊打著燈籠滿村轉。看今兒這天氣,搞不好要下雪。咱們農村的俗話講,正月十五雪打燈,預兆著這一年,必會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呢。”說著,他還哼起了過去的燈歌,“正月十五雪打燈,照照堂房,老貓不害眼;照照倉房,糧食不生蟲……”
蔣老漢邊哼歌,邊將一個大圓紅蘿蔔用小刀從中間掏空挖孔,四周蒙上紅玻璃紙,裡面灌上清油,捻布做芯,給小東做成了一個漂亮的蘿蔔燈。
“這燈真喜慶!”連阿媛也不得不服老漢的手藝精巧,“快,小東,讓爺爺先吃元宵,吃完咱們再點燈。”
吃過飯,蔣老漢點著蘿蔔燈,帶小東唱著他剛教會的兒歌,就在屋內各處巡視開了:“正月十五雪打燈,照照臥房,來年添寶寶;正月十五雪打燈,照照廚房……”
唱著唱著,老漢沒聲了。大軍正奇怪,老漢揉著眼退出廚房,衝大軍搖了搖頭說:“這炒菜的清油點的燈火焰小不說,還煙大燻眼,要不咱們出去買些蠟吧。”
見父親神色有異,似有話要對自己說,大軍便跟阿媛說了一聲,祖孫三人就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