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池鎮有一家濟民骨科醫院。別看它只是一傢俬人醫院,但由於院長陳念恩醫術高超,所以醫院名氣很大。
陳念恩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陳為民,從小跟著父親學醫,深得父親真傳;二兒子陳愛民,幾年前醫學院畢業後被父親召回醫院,在父親的帶領下也很快上手。如今這哥倆已經撐起了整個醫院,把醫院經營。
雖說是一家人,但主事的只能有一人,交給誰合適呢?陳念恩一時拿不定主意,便召集孩子的幾個叔伯開家庭會議,想聽聽大夥兒的意見。
叔伯們一聽,立即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有的說應該交給老大,因為他資歷老;有的贊成老二,說老二天資聰穎,並且是科班出身,現在都講究現代化管理,醫院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才。討論了半天,大家的意見始終不能統一。
這時,孩子的二叔提出了一個建議:“既然哥倆都很優秀,不如就讓他們來一場比試,誰看的病號多,誰對醫院貢獻大,醫院就交給誰。”大家一聽,都覺得這個辦法最公平。陳念恩當場拍板:“就這麼辦!誰先掙到一百萬,醫院就交給誰。”
當陳念恩把自己的決定告訴哥倆時,哥倆都表現得很謙讓。陳念恩有些不高興地提醒他們要拿出真本事,哥倆這才認真對待起來。
比賽算正式開始了,哥倆都不敢懈怠,每天早起晚睡坐診,有時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幾個月下來,粗略一統計,醫院收治的患者比以往多出了近三成。
但是,人們發現病人用的藥漸漸多了起來,各種花樣的檢查也多了起來,病人看病的費用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好在有醫院的名號撐著,鄉親們雖然心裡嘀咕,還是願意買賬。
可人一多,形形色色,偏偏就有幾個不買賬的。這天,陳為民的診室來了個七八十歲的老年患者。老頭乾乾淨淨的,雖然年邁,身板卻很硬朗。聽老頭說完病情,陳為民很快開出了四五張檢查單。老頭疑惑地看著單子問:“大夫,這些檢查得多少錢?”陳為民大致算了算說:“不到500。”老頭小聲嘟囔道:“這麼貴!”
陳為民抬起頭,笑著說:“老人家,給您做個對比,您就知道貴不貴了。您要是到省城醫院做同樣的檢查,這500得翻一倍,您信不信?”老頭不甘心地說:“大夫,我就是這條膀子有點兒背筋,你這又是CT又是骨密度檢測啥的,不至於吧?你給開點兒膏藥就行了,我這毛病我最清楚。”陳為民有點兒不悅,正色道:“那可不行,我得對病人負責,沒有檢查結果,我可不敢亂開藥。”老頭一臉無奈地說:“可我只有10塊錢。”
陳為民臉色一下變得難看起來:“那您先去借借吧,下一位。”老頭搖搖頭,拿起單子出了診室,一轉彎,又到老二陳愛民的診室外排起了隊。等了將近一個鐘頭,終於輪到了他。
老頭再次說完病情,見陳愛民也要開檢查單,趕忙說:“大夫,我這是老毛病,不用檢查了,你給開點藥兒就行。”陳愛民遲疑了一下,點點頭,提筆在處方箋上龍飛鳳舞地寫起來。老頭看著,輕輕地點了點頭。
但是不一會兒,老頭臉上的笑容便收斂了,他看著滿紙的藥方問:“大夫,這大概得多少錢啊?”陳愛民頭也沒抬,說:“不多,400應該夠了。”老頭不滿地說:“就我這點兒小毛病,400還不多?你瞧,這一貼膏藥你就收30,前年不才10塊嗎?”陳愛民笑了:“那您老倒是說說,前年的房子多少錢一平方米?”老頭有點兒激動了,口氣變得嚴肅起來:“大夫,你可搞清楚了,你這是醫院啊!”陳愛民回敬道:“對啊,不過醫院也不是慈善總會啊。”
老頭的臉一下子沉了下來,他不再爭辯,一字一頓地說:“孩子,你要是這樣講,我可就覺得你當醫生當得有點兒早了。不怕你生氣,別說400,就是40我也不認,我只有10塊錢。我這就找院長看病去,看他能收我多少錢。”
陳愛民差點兒被氣樂了:“10塊錢!老人家,拿10塊錢看病,還找我爸?你就逗我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