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從小就喜歡做手工,學什麼像什麼,不管做什麼都有模有樣。前些年流行十字繡,她也繡得有模有樣,開始是自己繡著玩兒,後來繡出作品送朋友。慢慢地,就有人請她來繡。客人多了,陳麗萍乾脆開了一家十字繡店,店名叫“上海第一繡”。
陳麗萍除了手藝好,人緣也好,“上海第一繡”的生意是越做越好,越來越有名氣,不但上海人喜歡她的十字繡,來上海旅遊的遊客也會帶一幅她繡的作品回去,甚至很多外國遊客也會買一幅“上海繡娘”的十字繡。
陳麗萍的微信、QQ名都叫“上海繡娘”,網友們也親切地叫她“上海繡娘”,走在街頭碰到熟悉的人也都會喚她一聲“上海繡娘”,大家似乎把陳麗萍真實的姓名都忘了。
陳麗萍除了自己繡十字繡,也收了不少徒弟,有時還去社群、學校義務教人技藝。陳麗萍的閨蜜阿芳也跟著她學十字繡,阿芳腦子活絡,多次跟陳麗萍說,讓她把“上海繡娘”的商標去註冊下,但陳麗萍卻一直不當回事,大大咧咧地說:“我有上海第一繡這店名和營業執照,而且大家都知道我是上海繡娘,誰還敢來搶我的生意?”這話急得阿芳直跳腳,真是恨鐵不成鋼。
這幾天,陳麗萍說要去杭州參加藝術展和交流會,得一個多月才能回來,就把店裡的事務都委託給阿芳處理。
在杭州的手工藝交流會上,陳麗萍見到了不少同行,也參加了幾場研討會,對她的啟發很大,尤其是阿芳跟她說的註冊商標的事情。她發現不少同行早就註冊了屬於自己的商標,並且積極打造品牌效應,對推廣業務非常有幫助。
從杭州回上海的路上,陳麗萍歸心似箭,她想快點把註冊商標的事辦好。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等到了上海去申請註冊時,卻被告知“上海繡娘”已被人申請註冊了,正在審批中。這讓陳麗萍連申請手續都無法辦理,而申請“上海繡娘”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她的好閨蜜阿芳。陳麗萍氣不打一處來,沒想到好朋友從背後給了自己一刀,於是她立馬去找阿芳。
到了阿芳家,阿芳一副不冷不熱的樣子,連個招呼也沒打,轉身往客廳裡走,坐下後輕描淡寫地看了眼陳麗萍,然後拿起一顆草莓往嘴裡放,少了平時那份親暱和熱情。
陳麗萍開門見山地對阿芳說;“芳芳,你明知道上海繡娘是我的,你也明明知道我去杭州拓展業務,你怎麼去申請註冊上海繡娘了呢?請你去撤了這個申請,把上海繡娘還給我吧。”
阿芳一反常態地說:“誰說這上海繡娘是你的?你註冊了嗎?不用說註冊,你連申請都沒有申請呀!沒有申請註冊的東西怎麼可以說是你的?你根本不會受到法律的保護。只要是沒有人註冊的,誰都可以申請啊!何況我也會十字繡,我也在上海。如今我申請了,網上已經有了,你再申請也不行,合法的是我,你就是和我打官司也打不贏。”“你、你……你怎麼可以這樣?”
陳麗萍看看手裡那個剛從杭州刻來的“上海繡娘”的印章,又看看阿芳,想想那麼多年的好友,怎麼會說翻臉就翻臉?
陳麗萍紅著眼眶說:“芳芳,看在我們多年的姐妹情上,看在我們一起來上海打拼的不容易和情義上,把上海繡娘還給我吧,我對這一稱呼和品牌實在是有很深很深的感情,要不,你另外再註冊一個,怎麼樣?”
阿芳見陳麗萍口氣軟下來了,說:“現在是我申請註冊了,你可以這樣來找我要回商標,若是別人比你先走一步,去申請了呢?難道你也去找她要回來?讓別人註冊還不如我註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