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洞裡的魚

[ 現代故事 ]

臨下班時,縣委組織部長梁正接到熟人史賓打來的電話,說今天週五,想請梁部長吃頓飯,放鬆放鬆。梁正說:“謝謝,今晚還要加班,我已經叫了外賣。”

除了工作餐,梁正不答應任何人的吃請。別說吃飯,就是敬菸請茶,他也不接受。他不抽菸不喝酒,到哪兒都自帶水杯,你給他遞瓶礦泉水他都不要,因為他知道: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史賓在一個山區鄉當了幾年鄉長,換屆臨近,跟組織部長搞好關係很重要。但梁正這人太正統:請吃,不去;送禮,拒絕;給錢,你想都別想。難道梁正是鐵打的,沒有任何愛好?史賓後來專門僱了個私人偵探去跟蹤,終於知道,梁正也有閒下來的時候,比如節假日,那時候他多半是騎上腳踏車,到偏僻的河邊釣魚。

史賓便想邀請梁正到本鄉水塘釣魚,加深感情,換屆時把自己安排到縣城所在鎮當“一把手”。可梁正說:“釣塘堰裡的魚有啥意思?”不去。史賓在失望的同時,聽出了弦外之音,那就是梁正愛野釣,愛吃野生魚。可是本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釣野生魚,不然他可以鞍前馬後做好各種服務。

史賓十分鬱悶,就上街走走,卻看到一個老頭兒在賣活蹦亂跳的野生魚。史賓蹲下細瞧,發現這些魚都白得幾乎透明,內臟依稀可見,每條兩指多寬,他從未見過。“這是什麼魚?”他好奇地問。

“神魚。”老頭兒小聲回答,好像怕觸犯神靈似的,“味道好得很,你要不要?”

“在哪兒捉到的?”

“神魚山上,正宗得很。”

史賓知道這座山,在紅石村,是座光禿禿的石山,形狀像條魚,山下又住著神、魚兩姓村民,故得此名。山上並無溪流,哪來的魚呢?

“老實說,是在樹上抓到的。”老頭兒神秘地說。

“樹上?”史賓瞪大了眼睛,“緣木求魚嗎?”

“信不信由你。”老頭兒看到紅石村的村主任過來了,也不想多解釋,就催史賓,“要不要嘛?十五塊錢一斤。”

史賓說這些魚他都要了。一稱,剛好五斤。

“這些魚真是在樹上捉到的?”史賓問村主任。村主任說:“鬼知道。這個神老七,神通廣大,神神秘秘,三教九流,無所不能。”

有了野生魚,史賓見第一套方案——請梁正吃飯行不通,就施展第二套手段,給梁正送這些野生魚。只要對方收下,以後就好說話了。

史賓當然不會親自出面,因為行賄也是罪。他叫能說會道的商人唐東把這些野生魚送到梁正的家裡去。唐東果然“能幹”,一會兒就發來微信,說已順利把魚送給梁正的老婆。

“你是怎麼送的?”史賓很感興趣地問。唐東說:“我敲開梁正家的門,只有他老婆在,我就說這是梁部長的魚。那婆娘看到魚,高興得眼睛都瞪大了,估計她愛吃野生魚就像楊貴妃愛吃荔枝一樣,不然梁部長咋會把難得的空閒時間花在釣野生魚上?”

史賓馬上給梁正打電話:“部長啊,您工作忙,就不請您吃飯了。今天下鄉,在紅石村的河溝裡捉到五斤野生魚,叫人捎給您嚐嚐。”梁正在電話那頭邊吃外賣邊說:“不要不要,你留著自己吃。”

史賓說:“我這人您是知道的,不喜歡吃魚——小時候吃魚被魚刺卡過,至今留有陰影。親自捉到的野生魚,總不能把它扔了吧,所以……嘿嘿,您給我們鄉那麼多幫助,無以為報,只好聊表心意。”

“那我給錢。現在野生魚十五元一斤。五斤是吧,我給你七十五元。”梁正說。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小護士和倔老頭
下一篇: 上海繡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