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閒人

[ 現代故事 ]

堂子衚衕有位先生,官名蘇玉堂,在小學堂教書,平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知教學生。

一天,蘇玉堂三歲的寶貝兒忽然發高燒,吃了三付中藥後,燒卻一直沒見退。他急忙把寶貝兒送到了西醫院,結果診斷為急性肺炎,需住院治療。

蘇玉堂交不出三十塊銀圓的住院費,他又不願找人張嘴,就想起了家裡那對帽筒。老爺子生前曾說過,那是正經八百的嘉慶官窯,值倆錢兒,可以救急。

蘇玉堂拿包袱包了一隻帽筒,來到估衣街。這裡是津門最繁華的地界兒,古玩鋪一家挨著一家。他邁進了東頭一家叫泰記的古玩鋪,裡面坐著一人,正和瘦掌櫃聊天。

蘇玉堂從包袱裡拿出帽筒,瘦掌櫃接過後,仔細瞧了一會兒:“先生,您想賣多少?”蘇玉堂回答:“一百吧。”瘦掌櫃笑了笑,說:“忒高了。我給您個實在價,五十。”蘇玉堂搖了搖頭。

這當兒,鋪子裡坐著的那人起身走了出去。

瘦掌櫃把帽筒放在了櫃上:“五十已然不少了。要不,您到別家去試試。”

蘇玉堂包好帽筒離開了泰記,邁進另一家古玩鋪。那胖掌櫃瞧完帽筒說:“帽筒一般都是成對的,另一隻呢?”

蘇玉堂說就這一隻,於是胖掌櫃報了四十五塊。蘇玉堂一聽,比頭一家還少五塊,決定去別家再問問。奇怪的是,他又接連去了兩家古玩鋪,報價卻一家比一家低,第四家古玩鋪才給出三十五塊,掌櫃的還一副你愛賣不賣的埋汰樣兒。氣人!

最後,蘇玉堂沒轍了,只好又硬著頭皮返回了泰記,還是這兒價最高。不巧的是,瘦掌櫃不在,大夥計的報價卻變成了四十五塊,而且還是一口價。蘇玉堂心想,真是無奸不商啊,要再去第二家,一準還會殺價。他只好答應,拿到銀圓後,麻利兒趕往西醫院。

折騰了幾天後,寶貝兒終於痊癒出院。蘇玉堂的同事王先生聞訊,晚上前來探望。

王先生見桌上就一隻帽筒,問:“另一隻呢?”他好收藏,幾次想買蘇玉堂的這對帽筒,都被婉拒了。

蘇玉堂嘆口氣說賣了,只賣了四十五。王先生有些驚訝:“正宗的嘉慶官窯,怎麼才賣這麼點兒?至少也得賣個百八十塊啊!”

蘇玉堂無奈地搖了搖頭,把賣帽筒的經過講了一遍,嘆了口氣。王先生想了想問:“你進第一家古玩鋪時,裡面有旁人嗎?”

蘇玉堂點了點頭:“有一人在和掌櫃子聊天。”王先生又問:“他是在你前面離開的吧?”

蘇玉堂“嗯”了一聲,王先生忽然笑了:“你呀,著了掌櫃子和閒人的套兒啦!”

原來,津門有一種人,整天在繁華地界兒的店鋪晃悠,看上去無所事事,其實是在尋摸做無本買賣的機會,這種人就是天津閒人。泰記那人一準是個閒人,瘦掌櫃給帽筒報完價後,蘇玉堂不樂意,這人立馬就去別家古玩鋪,把泰記的報價告訴他們。等蘇玉堂進去時,那些掌櫃報的價格一家比一家低。臨了,還是泰記的報價最高,蘇玉堂去吃回頭草,大夥計出面再殺一回價,這買賣就成了,中間的差價就全歸了閒人。

蘇玉堂聽後,慨嘆一聲:“真是人心不古啊!”

王先生瞧著帽筒,有點惋惜地說:“你留這隻也沒嘛意思了,不如賣了,手頭寬裕一點。我給你想一轍,給你賣個高價吧。”

蘇玉堂心想也是,就點頭答應了。

到了禮拜天,蘇玉堂就按王先生說的,又來到泰記,開啟了包袱皮:“掌櫃的,這隻帽筒你給多少?”瘦掌櫃完後,說:“跟上回一樣,五十。”

蘇玉堂冷笑一聲,抱著包袱就走了。這回,他沒去緊挨的第二家古玩鋪,而是直接去了第五家。掌櫃的看完帽筒後,開口就給了一百。

蘇玉堂心裡有了數,要價四百。掌櫃的樂了:“這價已經不低了。如果您有一對,我立馬就給您三百。”

蘇玉堂搖搖頭,又來到第六家古玩鋪,果然如王先生所說,這家店的出價是九十塊。

蘇玉堂轉身就回家了,又把這事兒告訴了王先生。王先生點了點頭:“接下來,咱就來個守株待兔,等魚兒上鉤!”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誰劃破了牛奶箱
下一篇: 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