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喝安心酒

[ 現代故事 ]

俗話說,酒能闖事、酒能和事。

趙三是個酒鬼,可以說是嗜酒如命。只要一說到他,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個祖傳的好酒者。據說,趙三的爸爸,十七八歲起就開始喝酒,一天不喝下一斤酒,用趙三媽的話說,這太陽也不會落山。

這趙爸喝酒可是不按餐來計,每天一早起來就要喝上幾口,只要想喝了,就掏出隨身攜帶的酒葫蘆喝上幾口,一天不喝下一斤,是不會躺下去睡覺的。

關於趙爸喝酒的趣事,多得幾個屋子也裝不下,說出來很難保證你不笑破肚皮。就說幾年前,他一不小心被車撞斷了腿,住在區中心醫院整天打滴液。

可一瓶瓶鹽水打進去,他的臉色卻越來越難看,精神一天比一天差。

有道是“知父莫如子”。趙三知道,他爸這個有六十來年酒齡的老酒鬼,光靠滴液是無濟於事的。

於是,他到住院處找到主治醫生,委婉地提出能否另加一味藥。

一向自以為醫術高超的主治醫生竟被一個老土的病人家屬提出加藥,臉上怎麼會掛得住,於是虎著臉說:“加什麼藥?”

趙三輕聲說:“二鍋頭。”

“什麼?你說什麼?”趙三分明感到主治醫生聽得很清楚,卻像看到外星人似的盯著他大聲問道。

“二鍋頭白酒。”趙三又說了一遍。

“開什麼玩笑,哪有二鍋頭當藥使的。找樂子到別處去,不要在這兒瞎胡鬧。”醫生揮著手要趕趙三出去。

趙三知道醫生不會信自己的話,可為了父親,只能纏下去。

於是,他把父親如何嗜酒如命的故事和醫生說了一通。

醫生聽了笑得前仰後合,最後破例同意趙三拿酒來試試。

趙三趕緊掏出父親的寶貝葫蘆,屁顛屁顛地來到父親病床邊。

父親一見葫蘆,兩眼直放光,劈手一把抓過去,鉚足勁灌了兩大口。

不一會兒的工夫,原本萎靡不振像只病貓的趙爸,臉色紅潤了起來,直看得主治醫生一愣一愣的。

以後,趙爸的病床邊就多了個酒葫蘆,醫院裡從醫生到護士甚至病友、護工,都不叫他幾床幾床,直呼其為“二鍋頭”。

不幾天,趙爸靠著二鍋頭的支撐,很快滿面紅光地出院了。

有道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趙三從小受父親在筷子上蘸著酒喂他之陶,對酒就有了特殊的嗜好,只要一聞到酒香,就會沉浸其間兩腿發軟邁不開步。後來,在趙三身上發生的酒故事,比趙爸的酒故事,不知要精彩多少倍,遠不能用一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來形容。

比如,那天趙三喝多了酒,就去了一家足浴店洗腳,當然主要是為了醒酒。他睡了一覺,感覺總算清醒了一些,此時好像有點內急,就想上廁所,於是隨手推開了身邊那個玻璃門,一腳跨了出去,不想只覺得沒踩到什麼踏實的地方,人一下掉了下去。

你知道是為什麼?其實他推開的那扇門,本不是門,是二樓的一扇窗,他是從那窗戶一腳跨了出去。

也是他命不該絕,從樓上摔下來,還好一樓有個雨篷,趙三被那個雨篷擋了一下,把雨篷砸了個洞,也就將下墜的重力加速度減緩了下來,才撿回了一條命。

這只是他酒後經歷的一件事,後來的事那才叫更“精彩”。

那天,他與朋友們又喝了個昏天黑地,等散席了,他還硬要自己回家,然後自己招手叫了輛出租,讓出租送他。朋友們看他上了車,好像還很清醒,吩咐了幾句後就各自散了。可是,等他醒過來的時候,只感覺臉上溼漉漉的,耳邊聽到的是一片蛙鳴聲。

趙三睜開醉眼,只看到天上閃耀著的一片星星。他一個激靈硬撐起身仔細一看,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竟然置身在一個不知是什麼地方的荒郊野外。再一看,他剛躺著的那個地方,下面就是一條深不見底的溝渠,要是翻一個身,這溝渠可能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趙三一下清醒了過來。他使勁地想了大半天,可怎麼也想不起來是怎麼回事,自己怎麼會躺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鄉野之地呢?

等到第二天與朋友們一說,朋友們告訴他,是他自己叫的計程車,可能是那位計程車司機在城裡轉了好幾個來回,怎麼也叫不醒他,一怒之下就把他丟到了荒郊野外。儘管那個計程車司機也確實不地道,但深更半夜,好不容易拉了個客,卻碰到這樣的酒鬼,也不能不說是挺倒黴的。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會做扇骨的老周
下一篇: 網紅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