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長魚面

[ 現代故事 ]

韓老海是宜安城赫赫有名的一絕:長魚面絕頂高手。在淮揚,黃鱔不叫黃鱔,叫長魚。

長魚面是宜安傳承已久的美食,宜安人早晨一碗濃香味美的長魚面下肚,一整天都是美好的。

韓家三代單傳,韓老海打小就跟著父親學做長魚面。可他是個殘疾人,右腿因為小兒麻痺症細得像麻稈,這麼著一輩子沒娶上老婆。沒能成家,韓老海就一門心思地鑽研起長魚面來,把一碗長魚面烹製得色香味俱全,簡直成了無上妙品,誰也比不上他,僱了兩個幫手還是忙。他家店的門楣上掛著一塊黑匾,上面六個大字:韓家長魚麵館。這塊匾是宜安的金字招牌。無數同行想學藝,有真心拜的,他板著臉不收;有偷藝的,可再折騰也趕不上他的味。氣得大夥暗地裡直罵:老古板、老倔頭,藏著手藝不教,是要帶進棺材裡嗎?

韓老海手藝是一絕,他一天能賣出上百碗長魚面,可任憑是誰也甭想讓他免費贈送一碗,更別說做點善事了。

在他店門口,時常有叫花子苦苦哀求賞碗麵,韓老海恍若未聞,有人看不下去,說:“老海,你有那剩下的碎面,再給點一絲半絲的長魚,舀上半碗湯,打發他走唄。”

韓老海斬釘截鐵:“堅決不給,他年紀輕輕,好手好腳的比我都強,憑什麼慣著他?”

大夥聽了無言以對,心裡有話:好,這回叫花子是個好手好腳的年輕人,你老海佔理,等來了個缺胳膊少腿的老叫花子,看你怎麼說。

過了兩天,還真有缺胳膊少腿的老叫花子來了,大夥斜眼看著,誰知韓老海還是不給。

眾人問:“老海,這回為什麼不給?”韓老海神色不變:“憑什麼給?我欠他的嗎?殘疾人多了去了,難道個個都要飯嗎?還是他自個兒不爭氣,既然不爭氣就活該受罪。”眾人還是勸:“老海,還是給點吧,你不給,他不走,也耽誤你生意是不是?”

韓老海一梗脖子:“我生意就是現在坐地黃了也不給!我偏要治治這股邪氣!”

他不給,有人給;他小氣,有人大方。這人就是韓老海門市旁一個打燒餅的。

打燒餅的男人來自農村,姓周,三十多歲的樣子,大夥叫他大周。兩年前從農村來宜安找活幹,兜兜轉轉一大圈後跟人學會了打燒餅,最後在韓老海門市旁安下爐子,自然是借這裡的人氣啦。大周人厚道,手藝好,用料也足,慢慢就站穩了腳跟。大夥見過大周的老婆孩子,農閒時來過,瞧穿著打扮就知道條件不好,再一問,原來老婆是個病秧子,常年吃藥,根本不能使力氣,只能在老家帶帶孩子,捎帶伺候老人。

有空時韓老海問大周:“為啥不帶老婆去大城市把病除了根?她現在還年輕,有得治,萬一拖重了就沒得治了。”

大週一聽低下頭說:“那要好多錢的,十幾萬哩。”

這大周缺錢缺得要命,偏偏是個心軟的人。那些叫花子在韓老海這要不到長魚面,也要不到錢,就順腳來到大周的爐子前,大周哩,無論如何也要給個燒餅,不要燒餅的話就給個一兩塊錢。有人問大周:“你自個兒也不豐足,為什麼給他們?”

大周憨厚一笑:“我捱過餓,餓的滋味可難受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韓老海依舊一毛不拔,大夥瞧不起他的為人,又饞他的手藝,所以還是一邊嘀咕著一邊來吃麵。大周還是起早貪黑地打燒餅,大夥有心照顧他生意,可單憑打燒餅又能掙多少錢?根本解決不了大問題。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扣車頂債
下一篇: 會做扇骨的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