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幾天老蔫特別蔫,蹲在屋裡不出門,總對著老婆唉聲嘆氣。原來老蔫的兒媳婦孫姍姍抱著孩子回了孃家,說是不打算和順子過了。近幾年農村“離婚率”上升,老蔫覺得年輕人離婚多半是因為經濟問題,自己家經濟條件很好,大瓦房在村裡數一數二,轎車也開回了家,手裡還有些存款,老兩口身體硬朗,還能賺錢,這小日子越過越紅火,怎麼也沒想到兒子、兒媳突然要鬧離婚!
順子媽也難過,但是事情還得解決,所以順子媽一再盤問順子,姍姍為什麼走。順子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
順子媽一看兒子這樣,就低聲問:“順子,說實話,是不是你做了對不起姍姍的事了?”
“哎呀,媽呀,你兒子啥樣你不知道啊?我是那樣的人嗎?”順子媽說:“那……那是你媳婦有外心啦?順子,這時候了,你可要和媽說實話呀!”
順子生氣了:“媽,你說的都是什麼呀!不和你說了!”說完進了裡屋,把門一關,耍起了“肉頭陣”。
順子媽沒辦法,開始請七大姑八大姨研究對策,甚至諮詢律師財產分配問題,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
這天晚上,順子剛從木器加工廠下班回來,順子媽就把這幾天商討的結果,和律師的建議對他一五一十說了一遍。順子一聽更生氣了,他說:“媽,你怎麼把這事和別人說呀?多丟人!”順子媽一聽也生氣了:“你大姨、大舅他們是外人嗎?再說,這事我不找人商量一下知道怎麼辦嗎?”說著說著還抹起了眼淚。
老蔫也說:“順子呀,這事確實不光彩,可是你得和我們說明白到底是為什麼呀。你說咱這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鬧離婚,多讓人笑話呀!”
順子欲言又止,低著頭想了想,對媽媽說:“其實……其實也沒啥事,她就是說我不理解她!”老兩口一聽,誰都不說話了,現在的年輕人,真是沒辦法,一起過了四五年,孩子都三歲了,又整出這事。這小兩口之間的事,老兩口是“幫腔上不了臺”呀!
最後老兩口一商量,覺得順子和姍姍還沒走到不可收拾那一步,所以決定第二天親自去姍姍的孃家接姍姍。
第二天,劉老蔫騎著電動三輪車,拉著老婆,還買了禮物,來到了姍姍的孃家。沒想到接待他們的是姍姍的媽媽,她說姍姍和孩子到縣城她二姨家去了,一時半會兒回不來,讓他們把想法和自己說說,等姍姍回來轉告她。劉老蔫一聽就明白了,姍姍這是躲出去了,不願見他們。
順子媽一再說好話,姍姍媽媽也表示等姍姍回來一定勸她,離什麼婚,不好好過日子!
老兩口吃了“閉門羹”,一路唉聲嘆氣地回到家,最後一合計,覺得事情還是出在順子身上,要是沒有人通風報信,姍姍怎麼能知道我們去接她而故意躲出去呢?不等順子回來,順子媽就一個電話打了過去,順子接通電話後承認昨天晚上和姍姍通了電話,而且說了今天二老要去接她。順子媽一聽氣壞了,覺得順子到現在還和媳婦一條心欺騙他們老兩口。
二、
轉過天一大早,順子媽媽的電話響了,原來是順子大姨打來的。電話接通了,裡面傳出神神秘秘的聲音:“傻妹子,你知不知道順子媳婦昨天去城裡了?”
“嗯,大姐呀,我知道這事兒,昨天我和你妹夫去接她,可是人家躲出去了,沒見到人,她媽說她去城裡了。”
“那你沒問問她媽姍姍到底幹啥去了?”
“沒有啊,當時我們吃了閉門羹,我心裡就挺堵,就想著她是躲出去了,也沒心思問了。”
順子大姨又說:“傻妹子,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我可告訴你,昨天他大姨夫的侄女也去城裡了,說是碰見姍姍了,她和一個男人在一個售樓處裡待了很長時間。我那侄女以為你們家要買樓呢,就來問我,我才知道這件事的。我一想起你前幾天和我說的順子他們鬧離婚的事,就覺得不對勁兒了,據說和姍姍在一起的那個小夥子可比順子強多了,大高個,還年輕。你可得留個心眼呀!”
順子媽打完電話,心涼了半截——她最擔心的事發生了!她知道別的事情都好辦,就是這感情多半就得散夥了。最可憐的是兒子,至今還矇在鼓裡!最後,順子媽再次打電話追問順子:“你問問姍姍到底為什麼不回家?”
順子在電話裡支支吾吾了一會兒,終於說:“媽,我真不知道為什麼,姍姍昨晚說你知道怎麼回事,在回孃家的前一天晚上,她不是在你屋裡嗎?我也不知道你們說了什麼,回到去就生氣了……”
順子媽撂下電話就沉思起來:怪不得我給姍姍打了幾次電話她都不接呢,原來事情出在我這裡呀!順子媽想起來了,那天晚上,姍姍抱著孩子和她聊天,說著說著就談到了最近農村很多人家都到城裡買樓了,農村的人越來越少。姍姍問婆婆:“媽,要不咱家也去縣城買個樓吧,你看你們都這麼大歲數了,享幾天清福,多好呀!”
順子媽一聽,立刻警覺起來,心裡說:哼,這個媳婦,別看平時挺好的,沒想到惦記我們這兩個錢呢!想到這就說:“姍姍啊,我們已經這麼大年紀了,也不想管那麼多事了,你們如果有錢,就買吧!”
姍姍說:“媽,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家的錢不都在你和我爸這嗎?我和順子上哪弄錢去呀!”說完還哈哈大笑起來。
順子媽心說:怎麼樣?我沒猜錯吧,這不是來摳我們的錢來了!於是,毫不客氣地說:“姍姍,我和你爸都是莊稼人,可沒那個福氣,要想買樓,你們自己想辦法,我們就住在我們蓋的這個破房裡!死都死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