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明是個副科長,這天中午,大夥兒在辦公室裡閒聊,不知怎的聊到了古董,這位說家裡有名人字畫,那位說家裡藏著清三代官窯瓷器,韓春明聽了也按捺不住,脫口而出:“我家裡也藏著好東西呢,我有一本絕版書。”
大夥兒一聽笑了起來,其中一個說:“一本書能值多少錢?”
韓春明不服氣地反問道:“聽說過劉寶楠嗎?”
有人遲疑著說:“聽說過啊,他是我們這有史以來名氣最大的學者,咋了?你那本書是他寫的?”
韓春明點點頭說:“劉寶楠不但是我們這從古到今最有名的學者,他在中國文化,我家裡有一本民國時出版的《論語正義》,可惜只有下半部。雖不值多少錢,但很有文化和歷史價值,已經很難買到了。”
話音一落,辦公室門口有人用一種驚喜的語調說:“春明,你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韓春明不屑地說:“當然是真的了,我是吹牛的人嗎?”說著,他一回頭,硬生生截住了話頭,一時神色有點尷尬。原來,問話的是單位一把手聞局長。
下午,聞局長把韓春明叫過去,說:“春明,領導辦公會研究決定了,你作為後備幹部,馬上要接受組織考察……對了,你那半部《論語正義》賣給我好不好?我正好有這本書的上半部,一直找不到下半部,想買也買不到!實在不願賣的話借給我讀讀也行。”
韓春明一聽不免猜想,聞局長這段話的上半段會不會都是魚餌,下半段才是魚鉤?這半部書是祖上傳下來的,可算是傳家寶,怎麼能賣呢?而且,韓春明擔心,聞局長所謂的借閱會不會也是有去無回?
於是,韓春明微笑著說:“局長,我剛才是吹牛呢,哪有什麼書不書的,對不起,讓您失望了。”
聞局長一聽,面露失望,不過轉瞬即逝,他擺手說道:“噢,是這麼回事。那行,你回去工作吧!”
這下,韓春明有點摸不著底了,聞局長會不會生氣呢?如果生氣的話,會不會給自己小鞋穿呢?果不其然,兩天後聞局長宣佈了:韓春明到衝林村從事精準扶貧工作。韓春明知道後有些欲哭無淚:誰不知道那衝林村是全縣最有名的窮村!這是考察嗎?這是發配充軍吧?
可抱怨歸抱怨,韓春明還是收拾收拾出發了。
一到衝林村的定點扶貧戶老王家,韓春明頓時倒吸一口涼氣:這不是穿越到七十年代了嗎?只見那房子又矮又破,估計外面下大雨,裡面也同樣下大雨。這要是能轉貧為富,除非日頭打西邊出來。
好在老王倒是個很憨厚的人,得知韓春明的來意後,他也慢慢說出了心裡話:他不是個懶人,也不是個笨人,只是一直以來光受磨難,不是家裡人生病,就是幹什麼賠什麼,歲數一大越發貧病交加,終於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了。
韓春明聽得心也有些涼了,想到兩人的命運也算是連在一起了,只有老王致富了,他也才算完成考察,於是勸道:“可不能這樣啊老王,聽說你兒子都二十好幾了,就是因為窮才一直沒找到物件,你不為自己想,也得為你兒子想想是不是?”老王一聽滿臉痛苦之色,說:“我倒是想為他著想,可我又能幹什麼呢?”韓春明問道:“你會什麼手藝嗎?”老王搖搖頭,說:“除了種田什麼也不會,不過我年輕時倒是養過幾年魚,就是年年虧。”
韓春明像撈著了一根救命稻草,說:“為什麼會虧?”
老王說:“技術不行,光死魚。死了幾年魚,算是摸到竅門了,可本錢早已虧光了,還欠下一屁股債,承包期也滿了,沒錢再續包了,從此一直沒翻過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