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青對畫螞蟻情有獨鍾,為了使自己的畫作惟妙惟肖,他捉了很多螞蟻養在填了土的魚缸中日夜觀察。
養螞蟻的一年時間裡,顏丹青發現了螞蟻的很多秘密,剛完成的《蟻鬥》就是他根據螞蟻因搶奪食物而打鬥時的真實場景畫成的。畫中的黑黃兩隊螞蟻撕咬成一團,死的死傷的傷,場面很是震撼。在美協領導的邀請下,顏丹青在市美術館開辦了畫展。
參觀者一來到展廳,就被顏丹青的畫作給吸引了。展出的《蟻食》《蟻居》《蟻鬥》等系列畫作幅幅堪稱佳作。畫中的螞蟻有的憨態可掬,有的張牙舞爪,有的成群結隊,有的獨自漫步,有的步履急切,有的扛食緩行。大家正討論著,展廳裡忽然走來一個拿著一幅畫的女孩。
女孩面容俏麗,衣褲上縱橫交錯的花紋如同蜘蛛網。她看了畫展後說:“這些畫雖然還不錯,可和我爺爺的相比,就遜色多了!”
顏丹青被人稱為“蟻痴”,畫壇專畫螞蟻的人微乎其微,勝過他的更是沒有。顏丹青很不滿地說:“想必你帶來的畫就出自你爺爺之手,既然你爺爺畫技如此高超,那就讓我一飽眼福吧!”
女孩將帶來的畫作《蟻殺》一展開,顏丹青就驚呆了—
畫作中數不清的螞蟻和蜘蛛如同戰場上計程車兵,在首領的帶領下,奮力廝殺。蟻多勢眾,被其咬死的蜘蛛屍橫遍野,其狀猙獰、悲慘而血腥,使人看後不寒而慄。畫面最後,勝利的蟻王站在頑石上,那振臂高呼的模樣似乎在命令兵蟻乘勝追擊。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蜘蛛首領帶著殘餘狼狽脫逃,但它回首一望的冷峻目光中透出了強烈的殺機與不甘。觀其形,它似乎在說:我一定會捲土重來,報仇雪恨……
此畫構思大膽,描繪的逼真程度讓人難以置信,稱此畫為絕畫並不為過!
顏丹青看完《蟻殺》後面如死灰,過了好久說:“姑娘,我輸得心服口服,請帶我去見你爺爺吧!”女孩說:“我爺爺已年邁,要找一個傳承人。他得知你對畫蟻痴迷,特讓我來請你。”
在路上,女孩說她叫知小,她的爺爺叫知竹。在一片竹林中的小茅屋裡,顏丹青見到了知竹。聊了一會兒,顏丹青問自己的畫技達到知竹的境界需要多久?知竹笑道:“30年。”
顏丹青可不想自己成為一流畫家時已是個老頭子,他問有沒有速成之法。知竹說:“我祖上曾留下一本《畫蟻秘傳》,書中不僅對畫蟻之術做了詳盡的闡述,還留有促進畫技增長百倍的秘方。”
顏丹青忙求知竹將方子告訴他。知竹說:“方子原本不可告訴外人,可世上像你一樣痴迷畫蟻之人實在少見,為了畫蟻絕技不失傳,我就把方子告訴你。”
知竹說,此處5公里外的佛崖山上,有一隻長有8條腿的螞蟻。據書中說,八腿蟻咬死了蟻王后霸佔了巢穴。這隻八腿蟻出生時吸收了日月光華,活了兩百餘年而不死,練武的人吃了它能飛簷走壁,文人吃了它能高中榜首,畫家吃了它能畫物成真。
顏丹青震驚無比,他不敢相信八腿蟻有這麼大的功效。
知竹猶豫片刻,不好意思地說:“事實上,我畫蟻之術比你好不了多少,八腿蟻王每百年產一卵,近幾年我的畫技之所以大增,是因為吃了八腿蟻王產下的一枚卵。你若想增長畫技,為今之計只有將它吃掉,你若不信,當然可以選擇不吃。”
顏丹青現在終於明白知竹的畫作為何如此精妙了,為了達到知竹的境界,他願意一試。
知竹說,八腿蟻王居住的環境非常險惡,常有蛇類出現,被稱為絕地。其蟻穴構造複雜,呈倒寶塔式,共分4層,上面3層分別居住著兵蟻、工蟻和雄蟻,最下面一層才居住八腿蟻王。蟻穴一旦遭到侵犯,群蟻就會集體出動攻擊。
顏丹青正犯難,知竹從櫃子裡拿出一件像鎧甲一樣的衣服。這件衣服從頭到腳都是一體的,想鑽進一隻螞蟻都難。就在這時,一隻蒼蠅飛到了顏丹青的臉上,被他一巴掌拍死了。知竹見後向蒼蠅張望,看著知竹怪異的眼神,顏丹青自覺太冒失了,連忙道歉。
知竹笑了笑,說:“不妨事。”接著他將蒼蠅拿過去,放到了蜘蛛網上。可奇怪的是,幾隻蜘蛛雖然看到了蒼蠅卻不過去吃。去外面小解歸來,顏丹青看到蜘蛛網上的蒼蠅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