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獨立師政委段蘇權歷盡艱險重回革命隊伍

[ 歷史故事 ]

有一名傳奇銜的湖南茶陵籍開國將軍段蘇權(1916—1993)。

1934年10月,賀龍、任弼時決定成立黔東獨立師,由其策應紅二、六軍團主力東征,任命年僅18歲、時任紅六軍團政治部宣傳部長的段蘇權擔任黔東特委書記兼黔東獨立師政委。段蘇權與黔東獨立師師長王光澤率領獨立師在黔東與敵人周旋20多天,大小戰鬥20餘次,調動和牽制1萬多敵軍,成功地掩護了紅軍主力向湘西進軍。11月23日,他們欲率獨立師跳出包圍圈,東進湘西和主力會合。不幸的是,11月25日下午,他們在進入四川秀山縣梅江鎮時,遭敵伏擊,段蘇權被冷槍擊中,其右腳踝骨被擊穿,骨頭碎裂,鮮血直流,不能動彈,只好由4名戰士輪流抬著行進。因敵人緊追不捨,王光澤不得不將負傷的段蘇權安置在秀山縣雅江鄉貧苦農民李木富家裡。就這樣,段蘇權掉隊了。

李木富見段蘇權傷得這麼重,動了惻隱之心。為防備團兵搜查,李木富、蘇仕華、楊桂花等3人連夜把段蘇權背到李木富家屋後的一個月牙形山洞裡。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段蘇權藏匿的地方還是被“挨戶團”發現了。一天早上,一夥團兵將他全身搜遍沒發現值錢的東西,準備槍斃他。李木富連忙向民團頭目求情說:“老總,他是一個快要死了的廢人,你們就免他一槍吧,何苦要背上一條人命的債呢!”民團頭目瞪了段蘇權一眼後,吆喝民團下山走了。

由於沒得到及時醫治,段蘇權的傷口感染化膿,整天高燒不退。李木富一連幾天上山採摘草藥熬製成湯,為段蘇權清洗傷口,但總不見好轉。段蘇權摸了摸傷口,發現傷口裡有不少碎骨頭。為了活下來,為了早日趕上部隊,他決定把這些碎骨頭摳出來。就這樣,他咬緊牙關,終於把傷口裡的碎骨頭一一摳掉。隨即,李木富夫妻用煮過的竹片颳去段蘇權腳上的膿,用冷鹽開水洗淨,撒上中草藥碾成的藥粉。在李木富夫妻的悉心照料下,段蘇權的高燒慢慢退了,腳也漸漸消腫了。

半個月後,段蘇權一瘸一拐地從山洞來到李木富家,說出自己要去找部隊的想法。李木富理解段蘇權,請木匠給他做了副柺杖,還送給他一個土碗,供他路途中用。

段蘇權含淚告別了李木富夫婦,他一路拄著柺杖,一路打聽,尋找部隊,靠行乞幾經艱難來到了川湘邊境人口較密集的茶洞鎮。這時,他的傷口又惡化了,雙腳失去了行走功能,不得不改用“屁股走路”,改行乞為“坐討”。一天,當一位好心人告訴段蘇權當地民團已看出他是紅軍後,他拼命逃離茶洞鎮,來到永順縣王村。但他依然沒有打探到紅軍的任何訊息。

無奈之下,段蘇權決定先回茶陵養好傷再去找部隊。幾經努力,他搭便船從王村來到湖南嶽陽,又從岳陽爬上一列去萍鄉裝煤的火車來到醴陵。後來又沿路乞討,於1935年7月來到攸縣皇圖嶺圩場,經茶陵老鄉劉維初為他診療40天后,被父親段生日從皇圖嶺悄悄接回老家。

休養了一段時間後,段蘇權便決定外出尋找革命隊伍。可隊伍在哪裡呢?他靠著舅舅的幫助,在茶陵縣城的三總街以販賣食鹽做掩護,多方探聽訊息。時間一天天過去,仍然沒有任何紅軍隊伍的訊息,於是打算就近尋找譚餘保的游擊隊。不料,他的行蹤又被敵人察覺,尋找游擊隊的行為也被迫終止。為了迷惑敵人,段蘇權遵從父命結婚、進私塾讀書,以等待時機。

1937年9月的一天,段蘇權從北方回來的老鄉口中得知紅二、六軍團長征到了陝北,與紅一、四方面軍會師了,還知道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聽到這些,段蘇權著實興奮,恨不得插翅飛到陝北。

緊接著,段蘇權回家做通了父親和妻子的工作,秘密向親友借了34塊銀圓作盤纏,抄小路直奔縣城,前往醴陵。再從醴陵搭車到達山西太原的八路軍辦事處,最後找到了任弼時。就這樣,段蘇權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回到革命隊伍中。

段蘇權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救命恩人。50年後,他再次來到秀山縣尋找他的救命恩人,多次寄信、寄錢慰問李木富、蘇仕華等幾位當年救過他的土家族老人。他還自己出資為村裡修建了一座橋,當地人稱之為“紅軍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