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一直打著小明王的旗號行事。至於他自己,則自稱吳王。根基穩固之後,小明王被害。彼時,天下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於是,故事來了。
這一年正月,有工匠向上司報告說,他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某日某時某地,自己遇到了一個老者。老人告訴他,吳王(朱元璋)即位三年後,就可以統一天下了。這個人還說,自己也曾問過老人姓甚名誰。老者回答說,“我是太白神”,然後不見了。
這件事情很神奇。
自古以來,朝代的更迭往往伴隨著各類祥瑞、傳說糾纏不休的時候,突然太白神給大家指了條光明大道,告訴大家老朱才是真龍天子。這件事,來得真是太及時了。
所以吧,每到歷史的十字路口,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投機分子。搞投機的人,大多聰明絕頂。如果碰上心急如焚的當權者,雙方一拍即合,投機者富貴唾手可得。
但是,朱元璋沒有接招。面對前來報信的部下,他只是淡淡地說:“這事兒荒誕不經嘛,如果太白神現身,自會去找君子(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怎麼會讓一個身份卑微的匠人傳話呢?”
這個回答,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當初,宋真宗趙恆想要用封禪泰山的方式樹立威望。但是,他擔心宰相王旦不配合。於是,讓人把王旦請到宮內來大吃大喝。酒足飯飽之後,又送給他一罈宮中窖藏的美酒。
回家之後,王旦開啟酒罈,發現裡面竟然全是珍珠!頓時驚出一身汗來。
從此以後,皇帝搞封禪、折騰祥瑞,王旦總是第一個叫好。
但是,朱元璋不是趙恆。關於預言、符籙一類的東西,他極其清楚它們的使用價值。20多年前,黃河邊上的民夫們不就是挖出了一塊石碑、一個石人(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然後大家揭竿而起反了嗎?
由此可見,無論祥瑞還是符籙,這些東西還是謹慎使用為妙。今天那個出身貧賤的人號稱遇到了太白神,告訴天下人吳王即將統一天下。明天,這個人可能會告訴大家,他自己就是太白神轉世,來拯救世人的(太平天國時期的東王楊秀清就是這麼幹的,搞得天王洪秀全灰不溜秋)。——如果事情真的向這個方向發展,那問題就大了。
客觀地講,朱元璋也很會利用符籙、童謠一類的東西來籠絡人心。
同樣是《湧幢小品》,還記載了他攻克婺州時發生的一件事。“太祖克婺州……先一日,有五色雲見城西,氤氳如蓋。城中望之以為祥。及城下,乃知為上駐兵之地。由此觀之。諸書所載靈異。要必不誣。”
這件事情不太尋常。大戰的前一天,城西出現了五彩雲霞。當時,被城裡的人看到了,認為是祥瑞。等到戰鬥結束、城池陷落後,才知道那片祥雲是朱元璋駐軍的地方。
這件事是怎麼傳出來的,時隔數百年,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五彩祥雲如冠蓋的故事後來在軍營裡傳播甚廣,並被人普遍接受,已經是客觀事實。至於這樣的傳言,能夠在民間流傳下來,顯然是得到了官方的默許。
由此看來,流言、符籙、祥瑞均不可怕,可怕的是解釋權不在自己手裡。換句話說,解釋權在誰手裡,誰就擁有了更大的權力。
所以,面對報喜的部下,朱元璋說,“若太白神果見,當告君子”——神仙怎麼會跑到下層人那裡傳達旨意呢?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就統統不要報上來了。
這類把戲,靠造反起家的老朱還不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