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6月10日,為打擊佔領南京的侵華日軍,國民黨軍統局組成一個行動小組,準備在日本駐南京總領事館實施酒內投毒──
“南京毒酒案”又名“金陵毒酒案”。抗日戰爭時期,為打擊佔領南京的侵華日軍,1939年6月10日,在國民黨軍統局的策劃下,由尚振聲任組長、錢新民任指揮的行動小組,在日本駐南京總領事館工作的詹長麟負責具體實施酒內投毒,其兄詹長炳予以配合,結果“日偽官員招待日外務次官清水留三郎宴會之日領署官員兩人,因中毒過深,未及救治,因以斃命”。
日本總領館裡的“老實人”
詹長麟,家境貧寒,15歲時參加了蔣介石的“御林軍”──國府警衛師(後擴編為國府警衛軍)。由於年紀小且聰明伶俐,黃埔一期生、國府警衛師師長俞濟時把詹長麟留在身邊當勤務兵。
1932年,日本人在上海挑起戰端,“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俞濟時調任八十八師師長,率部參戰。詹長麟作為國民黨軍嫡系部隊的一分子,經受了戰爭殘酷的洗禮。“一·二八”事變之後,因母親生病,詹長麟向團長黃永淮請假回家探母,後來為了幫家裡的忙,年輕的他沒有再返部隊。
1934年,軍統特工王高科介紹21歲的詹長麟進入日本駐南京總領館當僕人。詹長麟原本不想為日本人服務,但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去──日本人給出的薪金很高,一個月14塊銀元。當時,詹長麟家住黃泥崗附近的薛家巷14號,離日本總領館不遠。王高科帶詹長麟去見了掌管日本總領館雜務的宮下書記官,宮下又帶他去見了日本總領事須磨彌吉郎。須磨覺得他很好,當即錄用。
這無疑是軍統有意安排的──嚴格說來,那時的軍統還叫“復興社”。全面抗戰爆發後,蔣介石才將其嫡系特務組織之一的復興社升格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局。
詹長麟到後來才知道,這場招錄條件其實很高。為了防止中國間諜混進來,日本總領館招人有四項條件:第一,不會說日語,不認識日文(防止做間諜);第二,有至親在南京(等於人質在手);第三,誠實老實,手腳勤快;第四,相貌端正。詹長麟之所以輕易透過日本人的面試,他自認是因為年紀小、看起來老實。但日本人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新錄用的這名僕人,實際上是一個有六七年軍齡的抗戰老兵。
詹長麟到領館才“幹了十天半個月”,就有人到家中找他。一場秘密交談結束後,詹長麟已被軍統組織發展為軍統南京區的65號情報員,化名袁露。每個月除了從日本總領館領取14塊銀元外,軍統還給10塊銀元的工資。詹家的日子頓時變得寬裕起來。軍統利用各種閒暇時間對詹長麟進行了培訓,教他怎麼偷拆信件,如何交接情報,如何用明礬寫密信等。
在日本人看來,“老實人”詹長麟兢兢業業,辦事妥帖,勤快得很,遂讓他把自己的哥哥詹長炳介紹到日本總領館工作──順理成章地,軍統把詹長炳也發展為潛伏特工。
實際上,實施南京毒酒案之前,詹長麟已經立下了大功。這個大功,讓他的頂頭上司趙世瑞一躍而成為少將。這就是民國曆史上有名的藏本事件。
藏本事件是日本人在1934年6月製造的、企圖以“日本總領館副領事失蹤”為由向國民政府施加壓力的重大外交事件。藏本全名藏本英明,朝鮮人,時任日本總領館副領事。日本總領事須磨指令其偷偷地潛入紫金山自殺,以便誣稱“中國特工綁架並殺害日本外交人員”,進行戰爭訛詐。可惜,有妻有兒的藏本英明偷偷在紫金山上找了個山洞躲了起來。
詹長麟知道藏本藏身的大致地點。6月6日晚上11點,藏本從須磨辦公室裡出來,命詹長麟去找總領館司機,說自己外出有事。詹長麟一直把藏本送上車,看著他往北極閣的方向去了。
第二天,日本人就宣稱副領事失蹤了。詹長麟趕緊把藏本的去向彙報給趙世瑞。趙世瑞帶著大批警察找了三天兩夜,正趕上餓得不行的藏本出洞,用金戒指跟老百姓換吃的。人找到了,日本人沒話說了。須磨去外交部領人時,尷尬地解釋,藏本這個人神經有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