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給溥儀“送”炸彈

[ 歷史故事 ]

張學良與“御弟”一見如故

張學良與溥儀的初次相見是在天津。其時,適逢第二次直奉戰爭結束,奉系進入鼎盛時期。張學良因此成為天津城裡炙手可熱的大人物。

溥儀這時正住在天津。這位前朝皇帝、思想開明的張學良對溥儀說,應該順應歷史潮流,脫離周圍那些迂腐的老臣,放棄“復號還宮”的妄想,真正做個平民。

對於封建綱常思想根深蒂固的溥儀來說,他的觀念怎是張學良幾句話就能轉變的?

經過張勳復辟的失敗,以及“北京政變”被趕出紫禁城,溥儀認識到,要想恢復大清王朝,沒有軍權萬萬不行。但以他的“九五之尊”,是不會屈尊與那些凡夫俗子搞關係的。因此,他讓溥傑作為他的代言人,出入社交場所,為他尋求軍事靠山,以圖東山再起。

最先進入溥傑視野的就是當時如日中天的張學良。1927年初,溥傑夫婦在北京飯店舞會上經人引薦認識了張學良,並且一見如故。

在交往的過程中,溥傑越來越感覺到人們對沒落皇室的不屑一顧,而張學良每次出場必是前呼後擁。究其原因,無非是其手中握有重兵。這更堅定了溥傑的想法,要想恢復大清天下,就一定要以堅強的武力為後盾,他要從軍帶兵打天下。

1928年初,溥傑多次對張學良表示要到他的軍中去“從戎”,弄得張少帥無可奈何,最後他只好說,這段時間你就先上我們在奉天舉辦的講武堂去吧!

就這樣,溥傑滿懷期待地等著跟隨張學良圓他的“從軍”夢。

溥傑被“押”迴天津

世事難料,溥傑沒等到張學良帶他赴奉的好訊息,卻等來了奉軍作戰失利決定退守關外的壞訊息。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張學良的二夫人谷瑞玉要從天津回奉天奔喪,溥傑也隨之一起前往,以實現從軍的願望。溥儀得知此事後,馬上找到日本駐天津副領事白井康,讓他想辦法幫忙找回溥傑。溥傑乘坐的船在大連剛靠岸,就被日本警察“請”到旅館軟禁了起來,等待天津派人來接。沒多久,溥傑就被“押”回了天津。

回到天津的溥傑遭到了溥儀的訓斥。溥傑據理力爭,大談從軍的志向是為了掌握軍事本領恢復祖業。溥儀對溥傑說道:“你的志向不錯,不過怎能給張學良做事呢?不如直接到日本士官學校去學軍事!”就這樣,1929年3月,溥儀送溥傑東渡日本留學。

果籃中的炸彈

皇姑屯事件後,張學良迅速穩定了東北政局,從而推延了日本侵佔東北三省的時間,也推遲了溥儀當傀儡皇帝的時間。

日本和平奪取中國東北的野心破滅後,便醞釀以武力謀取。

1931年7月23日,正在日本留學的溥傑回國度假,向溥儀傳達了重要資訊:日本軍方對張學良不滿,準備在東北發動軍事行動,希望溥儀接管滿洲統治權。

此後不久,也就是同年的11月2日,在溥儀的《召見簿》上就出現了日本特務土肥原賢二的名字。兩年前,土肥原賢二用“王道論”和“滿洲皇帝”誘惑張學良,希望他宣佈“東北獨立”,結果遭到張嚴詞拒絕。兩年後,土肥原賢二隻好把獵取物件換成了溥儀,就收到了他預想的效果。得知溥儀要投靠日本,張學良甚是氣憤。他派人於11月6日晚往溥儀居住的張園送了一筐水果。溥儀的隨侍按例檢視,發現其中竟藏了兩枚炸彈。

張學良此舉無非是想給溥儀以警告,但事與願違,這一舉動讓溥儀頓失安全感,反而加速了他出關投敵的腳步。

1932年,溥傑再次從日本回國度假,張學良給溥傑寫了一封信,告訴溥傑:“日本人歹毒異常,你要警惕他們,並要勸誡你哥哥,讓他同日本人脫掉干係……”

儘管張學良誠懇勸說,但被複闢野心衝昏頭腦的溥儀、溥傑卻視其為逆耳之言,最後成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傀儡。溥傑後來也回憶說:“可惜,我當時正同溥儀一道,千方百計地在做恢復滿清王朝的努力,對張少帥的忠言根本聽不進去,這真是一樁終生的憾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