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奇蹟的大潛伏

[ 歷史故事 ]

據說,有一位軍事史愛好者翻遍了古今中外所有軍事史,都找不到這樣的先例:3500人,潛伏10小時,最後成功。

為促進朝鮮停戰的實現,我軍於1953年5月13日發動了夏季反擊戰役。

鄭維山提出潛伏計劃

我軍有計劃地實施了三次進攻。在第二次進攻時,志願軍第20兵團以進攻據守在北漢江以東883.7、902.8、973高地一線之敵為突破口。這幾個高地地勢高,地形複雜,易守難攻。防守的敵人有一個加強團的兵力,基本陣地構築有坑道式的掩蔽部,並有大量的地堡群和各種障礙物,工事相當堅固。

這個仗怎麼打?20兵團代理司令員鄭維山召集各軍領導,還有3兵團的司令員許世友、副政委杜義德等人參加作戰會議。

會上,鄭維山分析了敵我態勢,他說:“我詳細觀察過這一帶地形,敵我雙方主陣地相距二三公里,中間深谷相隔。敵人佔據幾個高地的陡坡下有一開闊地,地上長滿茂密的灌木和野草。為了能在戰鬥發起時的突然性,減少戰鬥運動中的傷亡,我打算在發起攻擊前一天晚上,將部隊潛伏在這裡,待次日天黑戰鬥打響後直接發起衝擊,在進攻距離和時間上出其不意,打他個措手不及。潛伏多少人?我測算了一下,至少要3000多人。”

3000多人在無制空權,技術裝備較差的情況下,在敵人手榴彈能砸到的地方潛伏一個大白天,不僅在朝鮮戰場上,就是在我國軍事史上也沒有先例。那麼多人就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只要有一個人動一動,就要暴露目標,不僅給部隊帶來嚴重損失,而且整個戰鬥將受到嚴重影響。因此,一散會他便親自坐鎮60軍同幹部戰士一起研究潛伏時的具體問題,吃飯、大小便怎麼解決?有人咳嗽怎麼辦?睡覺打呼嚕怎麼辦?蚊叮蟲咬怎麼辦?如何控制敵人,不讓其靠近潛伏區,而又不使敵人察覺我軍意圖。大家群策群力,一個問題一個問題進行了研究作了相應的部署。

司令員親臨前沿

6月9日晚,我60軍突擊部隊共兩個團部的指揮所,15個半步兵連,4個機炮連,約3500餘人,在夜幕的掩護下,從小路、山溝、山邊潮水般地向潛伏區推進。次日凌晨4時全部安全進入潛伏區。

鄭維山司令員也在這天晚上來到在龍門山坑道里設立的前線指揮所坐鎮指揮。

潛伏在灌木和草叢中的戰士們,不但可以看到敵人陣地前沿密密麻麻的鐵絲網、戰壕、星羅棋佈的地堡群和火力點,甚至連敵人的身影和說話聲都看得清、聽得見。敵人居高臨下往下看,就看得更加清楚。這就要求戰士們必須僵臥著一動不動、不然任何一聲低沉的咳嗽或一下輕輕的蜷腿撥動灌木和草叢,都可能被敵人陣地上的哨兵發覺。

從上午9時起,我軍炮兵有目的無目標地打著冷炮,按計劃和規定的訊號,每隔一段時間連打幾炮,以掩護隱蔽在灌木和草叢中的戰士們翻個身以及吃飯、拉屎、撒尿……

敵人對這一新情況感到疑惑,為觀察實情,就派人下山偵察。

中午時分,鄭司令員接到報告,有少數敵人下山往潛伏區走來。為了保證潛伏部隊的安全,便迅速命令炮兵:“立即開炮,決不能讓敵人進入潛伏區。”隨著炮響,敵人的前沿陣地騰起一團團青煙,即將進入542團的七八個敵人急忙竄回躲進掩蔽部裡;已進入543團潛伏區的10多個敵人,突然發現草叢下臥著的一大片我軍戰士,正虎視眈眈地盯著他們時,嚇得趕忙往回跑,想回去報告,途中也被我軍炮火全部消滅。不一會兒,敵人又出動炮兵校正機和紅頭偵察機飛臨潛伏區上空反覆進行偵察,但未能發現可疑目標才飛走,一切又歸於平靜。

犧牲了也決不暴露

從黎明到夜幕降臨,我軍3500多名指戰員在潛伏區一動不動地臥了10多個小時。在這漫長的時間裡,他們忍受著風吹日曬、飢渴、睏倦、蚊叮、蟲咬的煎熬,忍受著巨大的痛苦。542團2連班長陳振華覺得嗓子癢得厲害,他使勁地嚥唾液,沒有效果;又用手巾緊緊捂住嘴,憋住氣,直憋得兩眼發黑,淚水都流了出來,仍未奏效;他就只好用嘴咬地上的野草咀嚼,又苦又澀,使勁地往下嚥,才強忍了下來。不少戰士睏倦,為了防止睡著打呼嚕暴露目標,便把隨身攜帶的乾紅辣椒咬上幾口,辣得兩眼淚水直流……

下午兩點多鐘,敵人向我潛伏區開槍射擊。這是狡猾的敵人對他們陣地前面的這片灌木和草叢還是不放心而進行的火力偵察,“噠噠噠……”敵人的機槍子彈射在開闊地上,碎石飛起,濺起的泥土紛紛落在戰士們的身上,大家依然一動不動。突然,一顆子彈擊中543團9連戰士王華民的右肩,鮮血不停地往下流。他只要起身,用自己隨身攜帶的救護包進行包紮,就能止住血流,保住生命,可潛伏地離敵只有60餘米,稍一動就會被敵發覺。為了戰友的生命,為了戰鬥的勝利,王華民忍著劇烈的傷痛,把兩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裡,直到犧牲,他都沒有發出哪怕是極微小的一聲呻吟。

臥在王華民附近的同志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戰友流盡最後一滴血不能去救,心如刀絞,急切盼望著快點天黑,好向面前的敵人發起攻擊,為犧牲的戰友報仇。

萬炮擊毀敵陣地

黃昏終於到來了,當時針指向8點20分時,三顆紅色訊號彈衝向漆黑的夜空。我們的大炮怒吼了,一道道閃光劃破了漆黑的夜空,上萬發炮彈帶著尖銳的呼嘯從戰士們的頭頂上飛過。霎時間,敵人陣地上,火光沖天,濃煙翻滾,爆炸的聲浪呼隆呼隆地滾動著,只覺得震耳欲聾,地動山搖。幾分鐘後,我炮火向敵縱深轉移,敵人從坑道里的隱蔽部鑽出,想利用野戰工事與我步兵決戰。誰知幾分鐘後,我炮火又打了回來,來不及進入坑道的敵人被炸得肢體橫飛,鬼哭狼嚎。

8點35分,我軍第三次急襲開始,剛出現在朝鮮戰場上的蘇制“喀秋莎”火箭炮突然加入戰鬥,成千上萬條火龍飛向敵人的陣地,把天空都映紅了。敵人陣地頓時成了一片火海,炮彈席捲了敵人的工事、地堡和火力點。轟擊剛停,潛伏在灌木和草叢中的勇士,就像猛虎般一躍而起,直撲敵陣。未等敵人從坑道里的掩蔽部裡鑽出,勇士們已衝到跟前,並紛紛向坑道口掃射和投手榴彈,打他個措手不及。只幾分鐘時間,便佔領了敵人的前沿陣地。敵人遭到如此突如其來的沉重打擊,驚慌失措,亂成一團。我軍又一鼓作氣,乘勝前進,攻上山頂。潛伏突擊隊只用了70多分鐘的時間就攻佔了預定目標883.7、902.8和973高地,全殲守敵一個加強團和師部搜尋連。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