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諱成癖的南朝皇帝

[ 歷史故事 ]

南北朝時期,南朝宋的第七位皇帝劉彧(439-472),喜好鬼神,非常講究忌諱。尤其是對禍、敗、兇、喪四個字,更是諱莫如深,僅大臣在言語和文書中需要回避的字就達千個之多。如他把“騧”(gua,黑嘴的黃馬)字改成“馬”字加上一個“瓜”字,因為他認為“騧”與“禍”字相似。

劉彧平時講話也是忌諱成癖,如他認為南苑(皇宮南面的一處花園)不吉利,便把南苑借給將軍張永,並說:“且給三百年,期盡更啟請。”其實,劉彧並不是真的要把南苑借給張永那麼久,他只是覺得如果照實說了,會顯得王業時間太短暫了,所以要說三百年。

當時,都城建康有個城門叫宣陽門,市井一向習慣稱之為“白門”。可劉彧認為,“白”字的字義不祥,就下詔禁止百姓把宣陽門稱為“白門”。有一次,尚書右丞江謐在和劉彧談話時,無意中把宣陽門說成了“白門”,劉彧當即就變臉,無比氣惱地對江謐說:“白汝家門。”劉彧的意思是,要倒黴你江謐家倒黴!嚇得江謐趕緊磕頭認錯。

有一次,皇宮中的人把停放過路太后遺體的漆床抬到皇宮的院子裡,恰好被劉彧看見,劉彧當時臉色慘白,隨後大發雷霆,將主管的官員撤職查辦,並把和這件事有關的幾十個人全部處死。

這樣一來,在朝的那些官員,人人都謹小慎微,生怕哪天寫的奏摺上哪個詞或說的哪句話觸犯了皇帝的忌諱,招來殺身之禍。

此外,宮內禁忌也很多,像移動床鋪和修理牆壁等小事,劉彧都要求先祭拜土神,讓文臣撰文禱告,就像大祭祀一樣,浪費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南朝宋泰豫元年(472)四月,忌諱成癖的劉彧去世,享年33歲,後世稱為宋明帝。北宋史學家司馬光評價劉彧說:“帝(劉彧)猜忍奢侈,宋道益衰。”意思是說,劉彧為人疑忌殘忍,生活奢侈,從他開始,南朝宋就更加地走向衰落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