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新高。這個資料背後,是壓力,也是機會。高考是孩子的成人禮,也是父母的告別式。從此,故鄉於你而言,只有冬夏,再無春秋。世間之路千萬條,讀書是年輕時最好走的一條。
還記得去年湖南省高考文科第一名何潤琪嗎?他的父親是一名普通的鋼筋工人,高一時媽媽因病去世,奶奶年邁,嫂子在家帶3歲的侄兒。家裡的全部開支,就靠父親和哥哥打零工維持。一家六口擠在老破舊的房子裡,白天都看不見亮光。疫情期間,他家裡沒有電腦手機,連作業都無法完成。直到班主任知曉這個情況,把自己的手提電腦和手機借給他,他才能正常上網課。即便條件如此困窘,他依然在去年的高考中取得總分707分的好成績,成為湖南省文科第一名,被清華大學錄取。
出身普通、家境貧寒的何潤琪之流,如果沒有高考,該靠什麼去實現人生階層的跨越?
主持人竇文濤說起他當年高考的情景:“考上大學了,那基本就是工作不錯了。”所以他願意埋頭苦讀,為了考試可以三天不吃飯,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不管處於什麼樣的時代,讀書依然是最容易爭取核心競爭力的機會,也是年輕時你唯一能自主選擇的改變命運的捷徑。後來,他如願考上武漢大學新聞系,成為節目主持人,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聽過一句話:“知識叢林裡,手裡握著議價權,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羅振宇在《時間的朋友》裡說:“這世上所有的成功,背後要麼是無數的血汗,要麼是大把寂寥的時光。”所有橫空出世,都是蓄謀已久,都是努力的代名詞。
去年,華科博士畢業生左鵬飛收到華為年薪201萬元offer的訊息,驚豔了眾人。據左鵬飛說,他只給華為、騰訊、阿里和深信服四家公司投了簡歷,而這四家公司,都向他丟擲了橄欖枝。在所有人擠破了頭在人才市場穿梭時,左鵬飛的經歷頗有些“一出道即巔峰”的意思。左鵬飛卻說:“我最要感謝的,就是曾經拼了命努力的自己。”他的作息時間表是這樣的:早上6點起床,8點30分之前到實驗室,11點30分吃午飯;下午2點到5點30分在實驗室,晚上6點30分在實驗室,一直到晚上10點多,才回宿舍睡覺。在長達5年的時間裡,他每天都要在實驗室待上13個小時,從未間斷。哪有什麼天才和奇蹟,有的只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奇葩說》辯手傅首爾說:“如果今天的我讓你覺得身上有一些光芒,是因為我把最美的那幾年,都花在了那張冷板凳上。”所以,上天從不會無緣無故眷顧某人。某一天你如果看到別人的好運降臨,那一定是因為他的努力積攢到了一定程度。這個世界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所有令人驚豔的成績,背地裡必定是無盡的苦熬。每個創造奇蹟的人,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默默走過數不盡的長路。
所以,你要相信,你只管腳踏實地堅定去走路,去付出,去拼搏,時光不負有心人,你走過的每一步路終不會被辜負。唯有保持樂觀,才能讓你將崎嶇之路走成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