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後塵者得大蒜

[ 哲理故事 ]

為解決北方糧食不足問題,清代每年都要將中南各省所產之米,透過大運河北運京師,謂之漕運,當時漕幫當家人是尤五。上海大商人沈生義見了也想投資漕運,家中的王管事卻說不妥,沈生義不解:“漕運這麼賺錢,為什麼不妥?”

王管事說:“有個故事,便把兩袋大蒜給了他。這便是‘得先機者得金子,步後塵者得大蒜’。漕運已經有尤五,這麼多年根深蒂固,我們根本動不了他,人家做生意得金子,我們做得再好也就得個大蒜,不如另闢蹊徑,方是上策。”

沈生義問:“什麼上策?”

“開闢海運,組建沙船幫,沒人和我們爭,我們是第一個!”

沈生義連聲說好,投入巨資組建沙船幫,開始經營海運。

後來,運河梗阻,漕運不暢,道光帝下詔改漕運為海運,沙船幫成為首選,有朝廷支援做大做強,等漕幫的尤五反應過來已經晚了。幾年後漕幫解散,退出了歷史舞臺。

跟在別人後面,走別人的路,看似安全,其實無出頭之日;走別人沒走過的路,雖然充滿荊棘和未知,但每一步都是引領和超越。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