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非死不可

[ 民間故事 ]

這天林道安接到喜報:即日赴任靜安縣縣令!林道安等這一天可等得太久了,一時間喜出望外,連忙三步並作兩步來到父親病榻前,告知父親大人這個天大的喜訊。

說起來林道安的老父親也曾出仕為官,後因病退隱在家,近兩年更是病勢加重,連說話都很困難了。現在聽了兒子的喜訊後卻久久出起神來,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然後一邊喘息著一邊吃力地說道:“道安,我知道你一向頗有抱負,這是好事,一介書生飽讀聖賢之書就得學以致用為國效力。可是最近我的想法有些變了,我一直在反思我的為官之路,越來越覺得官場之複雜不是局外人所能想象的,所以深深為你擔心,你一向耿直孤傲,不通世事,我怕你會摔跟頭……”

父親又是一陣狂喘,說不下去了。林道安忙輕輕抹著父親的胸口,說:“父親大人儘管放心,我只要上報朝廷下安百姓,一身清白問心無愧,就無往而不勝了。”

父親搖搖頭,說:“我就知道勸不住你。人啊,總要吃幾次苦才算長大,也只好由你了。道安,為父年紀大了,身體又虛弱,不能陪你遠赴他鄉了,你孤身在外做官一定要慎之又慎……我也沒有別的話囑託你,就送你三句話吧。當遇到事時你要細細揣摩這三句話,也算是官場秘技了……”

老父親喘了一口氣,然後一字一頓、字字用力地說出三句話:“新官不理舊事,打狗要看主人面,做事須留三分地。”

林道安喜衝衝地遠赴靜安縣走馬上任,不長時間就對全縣的風土人情有了基本瞭解,然後不斷有百姓來衙門擊鼓喊冤。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如果黎民百姓冤不能申,那要自己這個青天大老爺何用?林道安當即作出一項重大決定:重新梳理積案,給百姓一個公平!

誰知這一梳理使得他吃驚不小,有好多官司竟然葫蘆官亂判葫蘆案,甚至顛倒黑白的也不在少數!林道安不敢怠慢,對每件疑案認真重新審理,很快把一起起冤假錯案平反昭雪,一時全縣上下震動,貧苦百姓奔走相告。

緊接著林道安開始下第二步大棋:打擊惡霸勢力。他到任時間不長,可耳朵早被一些惡霸無惡不作的行徑給灌滿了,這些毒瘤不除,全縣將永無寧日。在他的親自佈署之下,惡霸很快被一網打盡,坐牢的坐牢,殺頭的殺頭,一時民心大快,全縣一副蕙風和暢的新氣象。

不過在此期間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不斷有人為惡霸開脫講情,有些人甚至還有一些官場大人物,但林道安鐵面無私,任誰也不給面子。

最後林道安開始著手謀劃第三步大棋:構築防洪大堤。靜安縣是個鍋底窪,每年雨季幾乎都會崩堤,給全縣百姓生產生活造成極大損失,所以築一道固若金湯的大堤壩是當務之急,一旦建成將給百姓帶來莫大的好處,絕對功德無量。

幸運的是,在積極爭取之下朝庭撥款很快下來了。林道安從此日日夜夜奔走在堤壩上,腳踏實地督促檢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疏漏的地方,不浪費一個銅板。不久一條巨龍一樣的堤壩建成了,飽受水淹之苦的百姓個個眼含熱淚歡欣鼓舞,而林道安幾乎像變了一個人,又黑又瘦,昔日的白面書生活脫脫一個農人的模樣。

在此期間同樣夾雜著一些煩惱,例如不時有人託關係想包攬工程,這些人甚至送上大把銀票,但全被林道安嚴辭拒絕。

百姓遇上林道安這樣的大老爺自然是慶幸不已,大家鑼鼓喧天地來到衙門前要拜見林道安,要給他送“清官匾”,林道安連忙拒絕,可怎麼也推不掉。誰知百姓們還覺得不足以表達心跡,竟給林道安造了一座生祠,林道安再三勸不住,也只得愧領了。

這三件大事一過,林道安覺得自己不負於聖人教誨,也不負於靜安百姓,一時心滿意足。這天愜意之下喝了點酒,突然想到東山的桃花開了,於是酒興一起便索性騎馬上街,直奔東山而去。

正騎著,酒勁湧了上來,林道安忍不住用力抽了跨下馬兩鞭子,那馬吃痛狂奔起來。突然間眼前出現一人,那馬避之不及狠狠直撞上去,隨著慘叫聲,奔馬把那個農人竟給活活撞死了!

林道安大驚失色,自責之餘立即向農人的妻子鄭重道歉,並重重賠償一切損失。那農婦見大老爺如此善後,何況又是位難得的好官,便當場表示不再追究。

事情至此並沒有結束,林道安將此事報告了上司,痛責自己之餘表態說甘願受罰。

在等待上司回覆的日子裡,林道安並沒有把這事太往心裡去,因為畢竟是無意之過,何況又主動道歉賠償了,再說農婦也明確表態不再追究,所以量上司也不會拿自個怎麼樣,至多訓誡幾句就算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瓢丐
下一篇: 徐茂公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