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為媒

[ 民間故事 ]

開元初年,這日元宵佳節,唐軍大將高鮮子班師回京,一路上,京都百姓夾道歡迎,這場面讓高鮮子感慨萬千,離家三年,我終於回來了。

長安城內,唐玄宗早早就和大臣們一起上了大殿,今兒個他高興,出征西域平息外患的部隊將回來受他的召見和嘉獎,玄宗皇帝及幾位部下上得金鸞寶殿,他們跪倒在地,三呼萬歲。

看到這些英雄威武的將士,玄宗皇帝眯著眼笑開了口:“諸位愛卿平身,三年徵守邊關,你們辛苦了。如今朕要犒賞三軍,各位愛卿有何要求儘管提來。”

話音剛落,只見一位身材高大的將軍重新拜倒在地,大夥一看,原來是高鮮子將軍。大夥屏氣凝神,高將軍三拜皇帝后說:“啟稟萬歲,微臣有一事相求,微臣請求把此繡詩之人許配給微臣,微臣願意和她共度一生,白頭偕老,永不言分!”說完,高將軍就從貼身處拿出了一件嶄新的戰袍。張九齡丞相忙踏步向前,接過高鮮子將軍手中的新戰袍,然後恭恭敬敬地呈給玄宗皇帝,玄宗皇帝接過戰袍,仔細一看,“啊!妙哉!妙哉!”

唐皇為何如此高興,故事還得從三年前說起。話說唐玄宗做了皇帝后,他勵精圖治,任用姚崇、宋璟、張九齡等為相,把國家治理得有條有理,上下同心,和諧安康。但沒過多久,西域就戰事紛起。為了平息外患,唐玄宗派手下大將高鮮子遠征西域,翻過蔥嶺,攻破吐蕃軍事要塞連雲堡,以千餘人之力大破小勃律國軍隊,活捉小勃律國王及吐蕃公主,並滅掉了位於塔什干地區的“石國”,繳獲金銀財寶無數。捷報傳至京都長安大明宮,為了給徵守邊關的將士們犒賞,唐玄宗命令後宮中的宮娥綵女們全都加入到縫紉衣服的隊伍中。這玄宗皇帝很是節儉。宮女們縫了半個月,終於把三千件衣服縫製完畢。看到這些嶄新的衣服,玄宗龍興大發:“姚愛卿,吩咐下去,把衣服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唐玄宗金口一開,姚崇便恭身接答:“ 臣遵旨。”姚崇退下後,很快就命令手下把這些衣服打包且用馬車運往邊關。

一個月後,遠在邊陲的將士們在冬至這天收到了從皇宮中送來的寒衣。他們高興得直呼萬歲。小士卒長貴把衣服送到高鮮子將軍的手中,“將軍,這是您的衣服,請試穿一下吧!”

高將軍把衣服拿到手中,開啟這嶄新的衣服後穿在身上。突然,長貴把頭湊近高將軍的身體:“將軍,您這衣服上有字,您看,是繡上去的。”

“哦?長貴,撐燈,讓本將看來。”高將軍展開了袍子,真的在這戰袍上看到用金絲繡成的一首詩:

“ 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今生已過也,重結後生緣。”

高將軍讀著讀著,怦然心動,眼淚滾滾落下,他想像著那個繡詩的女子情思綿綿了無心境思春的樣子,驀地,他發現自己迫切想知道這個繡詩女子的情況,她是後宮的繡女嗎?

“將軍,好美的詩啊!真讓人動容,我猜想,這個女子一定是個書香門第出身,要不然也是大家閨秀,不然怎會有如此的才情呢?將軍,是不是對她動心了?”長貴嬉笑著。

“亂扯,下去吧!這兒沒你的事了。”高將軍一臉嚴峻,他明白,大敵當前,兵沿陣地,容不得分半點心思。

“遵命!”長貴出了戰帳。高將軍拿著這有詩的衣服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他把衣服又重新拿出來在燈下觀看,他的腦海中閃現了一個女子模糊的身影,那身影拿著繡針在一針一線地把這首詩繡在衣服上。高將軍的心開始急速跳動,母親的信在他眼前浮現:吾兒!你今年已達而立,該成個家了,別老是打啊殺啊!想到這,高將軍打定主意,凱旋迴朝後,一定要向皇帝請求,把這個繡詩的女子帶回家做老婆。

三載邊關戍守終於結束,高將軍和隨從長貴回到了長安,第一件事就是想讓皇帝老子賜婚。

一時間, 朝野之上都為高將軍這動人的故事所感染,玄宗看了張九齡遞上來的繡詩戰袍後也是興情大發:“姚丞相,張丞相,依你們之見,這繡詩之人還在我後宮嗎?”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南宋第一殺手
下一篇: 海盜王的藏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