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iè gǒu | 注音 | ㄌㄧㄝ ˋ ㄍㄡˇ |
首字母 | lg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狗,頭比狗的頭短而圓,額部寬,尾巴短,前腿長,後腿短,毛棕黃色或棕褐色,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褐色斑點。多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吃獸類屍體的肉。 |
鬣狗(學名:Hyaenidae):哺乳動物,中等體型,生活在的陸生肉食性動物。它們同屬於一科,僅4屬4種,可分為2個亞科:鬣狗亞科和土狼亞科。體型似犬,長頸,後肢較前肢短弱,軀體較短,肩高而臀低;頸後的背中線有長鬣毛;牙齒大,具粗壯的錐形前臼齒,裂齒髮育,臼齒退化。頜部粗而強,能咬開骨頭。鬣狗(條紋鬣狗)體較小,全身佈滿條紋,多為獨居,依靠發達的嗅覺覓食腐肉。棕鬣狗體型較大,分佈於非洲西南部海岸,常到海灘尋食螃蟹、魚等。斑鬣狗僅見於非洲,體型較大,成群獵食,除食腐肉外,能獵捕羚羊。土狼為特化的食蟻動物。
2015年12月23日從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瞭解到,中國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盆地發現了400多萬年前的佩裡耶上新鬣狗化石。經過多年的化石研究,專家表示,這一發現是大型碎骨型鬣狗在青藏高原上的首次出現,對於研究鬣狗類的起源、多樣性和古地理分佈具有重要意義。分佈於非洲、阿拉伯半島、亞洲和印度次大陸。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