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āi jí | 注音 | ㄞ ㄐㄧˊ |
首字母 | aj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古埃及、尼羅河流域、尼羅文明 | ||
反義詞 | 非洲其他地區、沙漠、尼羅河以外地區 | ||
基本解釋 | 東北非國家,兼跨亞洲。臨地中和紅海。蘇伊士運河穿越東北部。面積1002萬平方千米。人口60283萬(1994年)。首都開羅。氣候乾熱,沙漠廣佈。尼羅河縱貫全境,谷地和三角洲以灌溉農業發達著稱。世界長絨棉主要生產國之一。非洲工業較發達的國家。世界文明古國。有金字塔等著名古蹟。旅遊業興旺。 |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阿拉伯語: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 ,英語:The Arab Repubpc of Egypt),簡稱“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是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南接蘇丹,西連利比亞,東臨紅海與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經地中海與歐洲隔海相通,東南與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相望,埃及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由於歷史的原因,英語、法語也被廣泛使用。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國,他們建造了聞名世界的金字塔和帝王谷。公元前3200年建立奴隸制統一國家。前525年屬波斯帝國,前30年開始被羅馬統治。公元640年遭阿拉伯入侵,1517年成為奧斯曼帝國行省。1798-1801年受法國統治,1882年成為英國殖民地。1922年獲得獨立。1952年納賽爾推翻法魯克王朝,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國。1956年宣佈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1958年曾和敘利亞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71年改為現國名。如今埃及的少數民族科普特人是皈依基督教的古埃及人混血後裔,科普特語由古埃及語發展而來,但現在埃及的主體民族阿拉伯人卻並不是古埃及人,文化也完全不同。
埃及是中東人口最多的國家和非洲人口第二大國,在經濟、科技領域方面長期處於非洲領先態勢。也是非洲大陸第三大經濟體。其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箇中等強國,在北非、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