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chén jī yán | 注音 | ㄔㄣˊ ㄐㄧ ㄧㄢˊ |
首字母 | cjy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沉積物、沉積層、沉澱巖、沉積礦物、沉積地層、沉積堆積物 | ||
反義詞 | 侵蝕巖、變質岩、火成岩 | ||
基本解釋 | 又稱水成岩”。鬆散物質經成層沉積並固結而成的岩石。礫石、砂、黏土、灰泥等母巖風化產物及生物殘骸經搬運、沉積和成岩作用,在陸地和水盆地中形成。主要分佈在地殼表層。雖體積只佔地殼的5%,但陸地出露面積中卻佔75%。與火成岩、變質岩一起構成了地殼。 |
沉積岩,三大巖類的一種,又稱為水成岩,是三種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兩種是岩漿岩和變質岩)。是在地殼發展演化過程中,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溫常壓條件下,任何先成巖遭受風化剝蝕作用的破壞產物,以及生物作用與火山作用的產物在原地或經過外力的搬運所形成的沉積層,又經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積岩,但如果從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個岩石圈算,沉積岩只佔 5%。沉積岩主要包括石灰岩、砂岩、頁岩等。沉積岩中所含有的礦產,佔全部世界礦產蘊藏量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