疚病
疾病。謂悲痛不安。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別施》:“蹉跎到此,前言盡付東流。為甚麼心兒常病疚。恨相見後更添消瘦。”
《易·履》“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唐 孔穎達 疏:“能以剛中而居帝位,不有疚病,由德之光明故也。”《法苑珠林》卷一一四:“忽嬰疚病,或有舍俗出家孤遊獨宿,或有貧病老弱無人侍衛,苦不互看,命將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