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謁者 謁者的意思 謁者怎麼讀
“謁者”詞語拼音為:yè zhě,注音:ㄧㄝˋ ㄓㄜˇ,首字母:yz,“謁者”的詞性為:504,近義詞:,反義詞:,基本解釋:1.官名。始置於春秋﹑戰國時﹐秦漢因之。掌賓贊受事﹐即為天子傳達。南朝梁置謁者臺﹐掌朝覲賓饗及奉詔出使。陳及隋皆因之。唐改為通事舍人。 2.官名。東漢大長秋屬官﹐有中宮謁者二人﹐主報中章◇魏﹑北齊有中謁者僕射﹐隋唐改稱內謁者﹐概以宦官充任。宋以後廢。 3.官名。使者的別稱『哀帝置河堤謁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4.古時亦用以泛指傳達﹑通報的奴僕。 5.星名。
拼音 yè zhě 注音 ㄧㄝˋ ㄓㄜˇ
首字母 yz 詞性 504
近義詞 -
反義詞 -
基本解釋 1.官名。始置於春秋﹑戰國時﹐秦漢因之。掌賓贊受事﹐即為天子傳達。南朝梁置謁者臺﹐掌朝覲賓饗及奉詔出使。陳及隋皆因之。唐改為通事舍人。 2.官名。東漢大長秋屬官﹐有中宮謁者二人﹐主報中章◇魏﹑北齊有中謁者僕射﹐隋唐改稱內謁者﹐概以宦官充任。宋以後廢。 3.官名。使者的別稱『哀帝置河堤謁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4.古時亦用以泛指傳達﹑通報的奴僕。 5.星名。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謁贊
下一個詞語: 殗殜
謁者”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謁者(yè zhě),官名,春秋戰國時國君左右掌傳達等事的近侍,已用此稱。宋以前宦官職名有謁者,東漢有中宮謁者令、中宮謁者。北朝魏、齊有中謁者僕射。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