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證解釋
敬稱他人從遠方來臨。
《韓詩外傳》卷六:“ 鄭伯 曰:‘寡人無良邊陲之臣,以幹大禍,使大國之君沛焉,遠辱至此。’”
《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曰:‘先生遠辱,何以教 文 也?’”
明 馮夢龍 《萬事足·訪友託妻》:“今朝遠辱高軒過,足見同窗意氣多。”
避免恥辱。
《新唐書·舒元輿傳》:“賢者遠辱自引去,而不肖者為陛下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