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孫吳 孫吳的意思 孫吳怎麼讀
“孫吳”詞語拼音為:sūn wú,注音:ㄙㄨㄣ ㄨˊ,首字母:sw,“孫吳”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反義詞:,基本解釋:1.春秋時孫武和戰國時吳起的並稱。皆古代兵家。孫武著《兵法》十三篇。吳起著《吳子》四十八篇。 2.三國時吳國,因王室姓孫,歷史上也稱孫吳。
拼音 sūn wú 注音 ㄙㄨㄣ ㄨˊ
首字母 sw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
反義詞 -
基本解釋 1.春秋時孫武和戰國時吳起的並稱。皆古代兵家。孫武著《兵法》十三篇。吳起著《吳子》四十八篇。 2.三國時吳國,因王室姓孫,歷史上也稱孫吳。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孫孫
下一個詞語: 孫武
孫吳”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吳國(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於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

孫吳是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家,歷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則為59年)。魏黃初年間,孫權名義上依附於曹魏,並受封吳王。黃龍元年(229年)5月23日,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稱帝,孫吳正式建國,隨後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黃龍二年(230年),孫權派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航海到臺灣(時稱夷洲),這是我國的政治勢力第一次達到臺灣。

孫吳領有漢末揚州與荊州大部地區及交州全境,後分交州東北部為廣州。孫吳大力發展經濟,對江南地區的開發做出了重大貢獻。

天紀四年(280年)5月1日,孫吳亡於西晉,標誌著中國漢末三國以來割據局面的徹底結束。

孫吳是指三國時期的孫氏政權,三國之一,也是黑龍江省黑河市所轄的縣。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