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螵蛸 螵蛸的意思 螵蛸怎麼讀
“螵蛸”詞語拼音為:piāo shāo,注音:ㄆㄧㄠ ㄒㄧㄠ,首字母:ps,“螵蛸”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蛸螵、螵蛸蟲、螵螚、蛸螚、蛸螚蟲,反義詞:無,基本解釋:1.螳螂的卵塊。產在桑樹上的名桑螵蛸﹐可入藥。 2.烏賊魚骨。
拼音 piāo shāo 注音 ㄆㄧㄠ ㄒㄧㄠ
首字母 ps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蛸螵、螵蛸蟲、螵螚、蛸螚、蛸螚蟲
反義詞
基本解釋 1.螳螂的卵塊。產在桑樹上的名桑螵蛸﹐可入藥。 2.烏賊魚骨。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飄墜
下一個詞語: 飃飃
螵蛸”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螵蛸”(piāo xiāo):螳螂的卵塊,即螳螂科昆蟲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i Saussure、小刀螂Statipa maculata(Thurl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pfera(Servi11e)的乾燥卵鞘。(以上三種分別習稱“團螵蛸”、“長螵蛸”及“黑螵蛸”。)產在桑樹上的叫“桑螵蛸”,可入藥。又名“蜱蛸”。無脊椎動物昆蟲螳螂,雌蟲在產卵前,首先在樹枝上或樹皮上,分泌出一種泡沫狀的粘液,再將受精卵產在裡面,許多卵分行排列,乾燥後即形成一種卵鞘,稱螵蛸。每隻雌蟲可產4~5個大小、形狀相同的卵鞘。中醫學稱卵鞘為“螵蛸”,如桑樹上的卵鞘,稱為“桑螵蛸”。冬季採收,蒸1小時,殺死蟲卵,曬乾後可入中藥,成品黃褐色,質鬆軟,體輕,對體弱、小便次數過多者,有抗利尿(縮尿)功效。

按照古本草只有產在桑樹上的才叫桑螵蛸,而產在其他植物上的只能叫做螵蛸,只有產在桑樹上的才獨得桑白皮津液之精氣,從而入藥最好。有些老中醫為了彌補這些不足就在方子中加些桑白皮,增加一些利水效果,不過總感到有種“隔靴搔癢”的味道,那種軟螵蛸(大綿)往往產在石頭上,那種長螵蛸往往產在蘆葦蕩中,那個短螵蛸往往產在槐樹,柳樹等喬木灌木上,現在有些老中醫認為這種較“鐵螵蛸”質量最好,產卵時最前端的那個往往顏色最黑,認為是鐵螵蛸中質量最好的。螳螂產卵,初時是乳白色,好像熱熔膠,過一會兒就變黑變硬了。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