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坐待斃
ān zuò dài bì
Sit back and die
“安坐待斃”的成語拼音為:ān zuò dài bì,注音:ㄢ ㄗㄨㄛˋ ㄉㄞˋ ㄅㄧˋ,詞性:連動式;作謂語;指坐以待斃,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李贄《焚書·復鄧鼎石》:“惟是世人無才無術,或有才術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趨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斃。”,基本解釋:坐著等死。指不積極想辦法,坐等滅亡。,例句:明朝·馮夢龍《喻世明言·春夢瓶》:“妾家幼則貧聖豪富,自然隨父安坐待斃。”
拼音 |
ān zuò dài bì |
注音 |
ㄢ ㄗㄨㄛˋ ㄉㄞˋ ㄅㄧˋ |
詞性 |
連動式;作謂語;指坐以待斃 |
英文 |
Sit back and di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坐著等死。指不積極想辦法,坐等滅亡。 |
出處 |
明·李贄《焚書·復鄧鼎石》:“惟是世人無才無術,或有才術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趨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斃。” |
例句 |
明朝·馮夢龍《喻世明言·春夢瓶》:“妾家幼則貧聖豪富,自然隨父安坐待斃。”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