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
A saddle never leaves a horse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的成語拼音為: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注音:ㄢ ㄅㄨˋ ㄌㄧˊ ㄇㄚˇ,ㄐㄧㄚˇ ㄅㄨˋ ㄌㄧˊ ㄕㄣ,詞性:作定語、賓語、分句;指處於高度警惕狀態,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唐《敦煌變文集·卷一·漢將王陵變》:“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基本解釋:甲:鎧甲,古人打仗時穿的護身衣。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例句:唐代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中有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意思是說苦心追求,不斷進取。
拼音 |
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 |
注音 |
ㄢ ㄅㄨˋ ㄌㄧˊ ㄇㄚˇ,ㄐㄧㄚˇ ㄅㄨˋ ㄌㄧˊ ㄕㄣ |
詞性 |
作定語、賓語、分句;指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
英文 |
A saddle never leaves a hors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甲:鎧甲,古人打仗時穿的護身衣。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
出處 |
唐《敦煌變文集·卷一·漢將王陵變》:“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
例句 |
唐代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中有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意思是說苦心追求,不斷進取。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