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梗跡萍蹤

gěng jì píng zōng
drift about without any definite trace like running water or duckweed
“梗跡萍蹤”的成語拼音為:gěng jì píng zōng,注音:ㄍㄥˇ ㄐㄧˋ ㄆㄧㄥˊ ㄗㄨㄥ,詞性: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生活,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單本《蕉帕記·尋春》:“休誇繡虎雕龍,那值時危國破,怎發付梗跡萍蹤。”,基本解釋:像斷梗、浮萍在水中一樣蹤跡不定。,例句:唐代李商隱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有句詩:“別來半歲音書絕,蕭蕭轉作九秋風。”這裡的“梗跡萍蹤”指的是長時間不見音訊,而後突然出現的跡象或訊息。
拼音 gěng jì píng zōng
注音 ㄍㄥˇ ㄐㄧˋ ㄆㄧㄥˊ ㄗㄨㄥ
詞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生活
英文 drift about without any definite trace like running water or duckweed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像斷梗、浮萍在水中一樣蹤跡不定。
出處 明·單本《蕉帕記·尋春》:“休誇繡虎雕龍,那值時危國破,怎發付梗跡萍蹤。”
例句 唐代李商隱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有句詩:“別來半歲音書絕,蕭蕭轉作九秋風。”這裡的“梗跡萍蹤”指的是長時間不見音訊,而後突然出現的跡象或訊息。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梗跡蓬飄
下一個成語: 梗頑不化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梗泛萍漂斷梗、浮萍在水中漂浮。比喻漂泊流離。
  • 梗泛萍飄斷梗、浮萍在水中漂浮。比喻漂泊流離。
  • 梗跡蓬飄比喻漂泊流離。梗,斷梗;蓬,飛蓬。
  • 梗跡萍蹤像斷梗、浮萍在水中一樣蹤跡不定。
  • 梗頑不化指十分頑固,無法感化。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