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告往知來

gào wǎng zhī lái
study the past and foretell the future changes
“告往知來”的成語拼音為:gào wǎng zhī lái,注音:ㄍㄠˋ ㄨㄤˇ ㄓ ㄌㄞˊ,詞性:作謂語、定語;指據此知彼,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論語·學而》:“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基本解釋:告訴了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另一點。比喻能明瞭事物的因果同異的關係,據此知彼。,例句:與賜、商言詩,切磋繪事,~。★清·魏源《詩比興箋序》
拼音 gào wǎng zhī lái
注音 ㄍㄠˋ ㄨㄤˇ ㄓ ㄌㄞˊ
詞性 作謂語、定語;指據此知彼
英文 study the past and foretell the future changes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告訴了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另一點。比喻能明瞭事物的因果同異的關係,據此知彼。
出處 《論語·學而》:“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例句 與賜、商言詩,切磋繪事,~。 ★清·魏源《詩比興箋序》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告老在家
下一個成語: 割臂盟公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來處不易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財物的取得,經過了艱苦努力。
  • 來而不往非禮也表示對別人施加於自己的行動將作出反應。
  • 來好息師招致和好,停止戰爭。
  • 來龍去脈本指山脈的走勢和去向。現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後果。
  • 來去分明形容手續清楚或為人在財物方面不含糊。
  • 來世不可待對於未來的事,不可期望等待。
  • 來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猶言解鈴還是繫鈴人。指誰惹起的是非,還得由誰來了結。
  • 來因去果指事情的來龍去脈。
  • 來迎去送來者迎之,去者送之。
  • 來者不拒拒:拒絕。對於有所求而來的人或送上門來的東西概不拒絕。
  • 來者不善善:親善,友好。強調來人不懷好意,要警惕防範。
  •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來的不懷善意,有善意的不會來。
  • 來者可追可追:可以補救。過去的事已無法挽回,但是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趕上。
  • 來者勿拒對於有所求而來的人或送上門來的東西概不拒絕。同“來者不拒”。
  • 來之不易來之:使之來。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財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 來蹤去跡指人的來去行蹤。
  • 來蹤去路指人的來去行蹤。同“來蹤去跡”。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告朔餼羊原指魯國自文公起不親到祖廟告祭,只殺一隻羊應付一下。後比喻照例應付,敷衍了事。
  • 告貸無門告貸:向別人借錢。想借錢但沒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 告老還家告老:因年老而告退;還:回,返;家:故鄉、故里。因年老而辭職迴歸故鄉安度晚年。
  • 告老還鄉年老辭職,回到家鄉。
  • 告老在家告老:因年老而告退;家:故鄉、故里。指因年老而辭職在故鄉安度晚年。
  • 告往知來告訴了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另一點。比喻能明瞭事物的因果同異的關係,據此知彼。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