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梁紈袴
gāo liáng wán kù
a polite way to refer to someone's name or surname
“膏梁紈袴”的成語拼音為:gāo liáng wán kù,注音:ㄍㄠ ㄌㄧㄤˊ ㄨㄢˊ ㄎㄨˋ,詞性:名詞短語;指人名或姓氏;多用作謙辭,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寶釵笑道:‘真真膏梁紈袴之談!我們雖是千金,原不知道這些事。’”,基本解釋:膏梁:肥肉和細糧;紈絝:細絹做的褲子。借指富貴人家子弟。,例句:明代·張載《朱子語類·志學二十七卷·志學一》:“膏梁紈袴,非獨所宜。”
| 拼音 |
gāo liáng wán kù |
| 注音 |
ㄍㄠ ㄌㄧㄤˊ ㄨㄢˊ ㄎㄨˋ |
| 詞性 |
名詞短語;指人名或姓氏;多用作謙辭 |
| 英文 |
a polite way to refer to someone's name or surname |
| 年代 |
古代成語 |
| 解釋 |
膏梁:肥肉和細糧;紈絝:細絹做的褲子。借指富貴人家子弟。 |
| 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寶釵笑道:‘真真膏梁紈袴之談!我們雖是千金,原不知道這些事。’” |
| 例句 |
明代·張載《朱子語類·志學二十七卷·志學一》:“膏梁紈袴,非獨所宜。”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