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綱目不疏

gāng mù bù shū
A compendium is not sparse
“綱目不疏”的成語拼音為:gāng mù bù shū,注音:ㄍㄤ ㄇㄨˋ ㄅㄨˋ ㄕㄨ,詞性:作謂語、定語;用於政策等,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劉公幹以失敬罹罪,文帝問曰:‘卿何以不謹於文憲?’楨答曰:‘臣誠庸短,亦由階下綱目不疏。’”,基本解釋:比喻法令細密。,例句:宋代·宋祁《古今小說考》:“試生曲說歷歷不辭,實錄傳書頻頻九轉,綱目不疏可也。”
拼音 gāng mù bù shū
注音 ㄍㄤ ㄇㄨˋ ㄅㄨˋ ㄕㄨ
詞性 作謂語、定語;用於政策等
英文 A compendium is not sparse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比喻法令細密。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劉公幹以失敬罹罪,文帝問曰:‘卿何以不謹於文憲?’楨答曰:‘臣誠庸短,亦由階下綱目不疏。’”
例句 宋代·宋祁《古今小說考》:“試生曲說歷歷不辭,實錄傳書頻頻九轉,綱目不疏可也。”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綱舉目張
下一個成語: 綱挈目張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疏不間親間:離間。關係疏遠者不參與關係親近者的事。
  • 疏財仗義疏財:以財物分人。講義氣,輕視錢財。多指出錢幫助遭難的人。
  • 疏財重義講義氣,輕視錢財。多指出錢幫助遭難的人。同“疏財仗義”。
  • 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綱紀廢弛綱:政綱。紀:法紀。廢弛:頹廢鬆弛。國家的政綱、法紀、秩序鬆弛不振。
  • 綱舉目張綱:魚網上的總繩;舉:提起。把大繩子一提起來,一個個網眼就都張開。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帶動其他環節。也比喻文章條理分明。
  • 綱目不疏比喻法令細密。
  • 綱挈目張指撒網時,舉起網上的大繩,所有網眼都張開。比喻抓住主要環節,以帶動其餘;或抓住要領,條理分明。同“綱舉目張”。
  • 綱提領挈提起網綱,挈住裘領。比喻抓住要領。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