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雲蔽日”的成語拼音為:gān yún bì rì,注音:ㄍㄢ ㄩㄣˊ ㄅㄧˋ ㄖㄧˋ,詞性:聯合式;作謂語;形容樹木高大,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後漢書·丁鴻傳》:“乾雲蔽日之木,起於蔥青。”,基本解釋:幹:衝;蔽:遮擋。衝上雲霄,擋住太陽。形容樹木或建築物高大。,例句:南山落落千尺松,~搖青蔥。★宋·洪芻《老圃集·松棚》
| 拼音 |
gān yún bì rì |
| 注音 |
ㄍㄢ ㄩㄣˊ ㄅㄧˋ ㄖㄧˋ |
| 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形容樹木高大 |
| 英文 |
tall |
| 年代 |
古代成語 |
| 解釋 |
幹:衝;蔽:遮擋。衝上雲霄,擋住太陽。形容樹木或建築物高大。 |
| 出處 |
《後漢書·丁鴻傳》:“乾雲蔽日之木,起於蔥青。” |
| 例句 |
南山落落千尺松,~搖青蔥。 ★宋·洪芻《老圃集·松棚》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