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口沓舌
gǎi kǒu tà shé
Change one's tongue
“改口沓舌”的成語拼音為:gǎi kǒu tà shé,注音:ㄍㄞˇ ㄎㄡˇ ㄊㄚˋ ㄕㄜˊ,詞性:作謂語、賓語;指改變原來的說法,年代:近代成語,出處:清·周亮工《書影》卷三:“尉數之曰:‘若復敢姍笑劉侍御文章耶?’景休仰而對曰:‘民寧再受笞數十,終不能改口沓舌,妄諛劉侍御也!’”,基本解釋:重新轉動舌頭,改變原來的說法。,例句:唐代·杜牧《秋夕》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改口沓舌無寐,好夢難成,夜夜肝膽尚開。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官人半夜歸。”
拼音 |
gǎi kǒu tà shé |
注音 |
ㄍㄞˇ ㄎㄡˇ ㄊㄚˋ ㄕㄜˊ |
詞性 |
作謂語、賓語;指改變原來的說法 |
英文 |
Change one's tongue |
年代 |
近代成語 |
解釋 |
重新轉動舌頭,改變原來的說法。 |
出處 |
清·周亮工《書影》卷三:“尉數之曰:‘若復敢姍笑劉侍御文章耶?’景休仰而對曰:‘民寧再受笞數十,終不能改口沓舌,妄諛劉侍御也!’” |
例句 |
唐代·杜牧《秋夕》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改口沓舌無寐,好夢難成,夜夜肝膽尚開。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官人半夜歸。”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