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遁跡方外

dùn jì fāng wài
Out of the way
“遁跡方外”的成語拼音為:dùn jì fāng wài,注音:ㄉㄨㄣˋ ㄐㄧˋ ㄈㄤ ㄨㄞˋ,詞性:作謂語、賓語;指隱居,年代:近代成語,出處:清·顧文彬《過雲樓書畫記·衡山補圖元賢深翠軒詩文卷》:“餘如惟信、王忱、金愷、秦衡、陸敘,類皆元季遺民,或逃名字宇內,或遁跡方外,並不欲以姓字傳者。”,基本解釋:猶言避世隱居於僧道中。,例句:唐代杜牧《秋夕》詩中有句:“遁跡方外情無限,不知何處是吾家。”表示退隱到鄉間或偏僻之處,遠離塵囂,過自己愜意的生活。
拼音 dùn jì fāng wài
注音 ㄉㄨㄣˋ ㄐㄧˋ ㄈㄤ ㄨㄞˋ
詞性 作謂語、賓語;指隱居
英文 Out of the way
年代 近代成語
解釋 猶言避世隱居於僧道中。
出處 清·顧文彬《過雲樓書畫記·衡山補圖元賢深翠軒詩文卷》:“餘如惟信、王忱、金愷、秦衡、陸敘,類皆元季遺民,或逃名字宇內,或遁跡方外,並不欲以姓字傳者。”
例句 唐代杜牧《秋夕》詩中有句:“遁跡方外情無限,不知何處是吾家。”表示退隱到鄉間或偏僻之處,遠離塵囂,過自己愜意的生活。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遁跡藏名
下一個成語: 遁跡黃冠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外方內員指外表正直,內心圓滑。
  • 外方內圓外方:外表有稜角,剛直;內圓:內心無稜角,圓滑。指人的外表正直,而內心圓滑。
  • 外感內傷①中醫指外感風邪,內有鬱積而致病。②比喻內外煎迫。
  • 外剛內柔外表剛強而內在柔弱。同“內柔外剛”。
  • 外合裡差比喻口是心非。
  • 外合裡應外面攻打,裡面接應。
  • 外簡內明指對人表面上簡易,而內心明察。
  • 外寬內忌指外表上看似寬宏,內心卻多忌刻。
  • 外寬內明指外表寬宏而內心明察。
  • 外寬內深指外貌寬厚而實則城府很深。
  • 外厲內荏表面強硬而內心虛弱。
  • 外強中乾幹:枯竭。形容外表強壯,內裡空虛。
  • 外強中瘠外表上好象很強大,實際上很虛弱。
  • 外巧內嫉外貌乖巧,內心刻忌。猶言口蜜腹劍。
  • 外柔內剛柔:柔弱;內:內心。外表柔和而內心剛正。
  • 外圓內方圓:圓通;方:方正。比喻人表面隨和,內心嚴正。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