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簿公堂
duì bù gōng táng
check evidence of both parties at court
“對簿公堂”的成語拼音為:duì bù gōng táng,注音:ㄉㄨㄟˋ ㄅㄨˋ ㄍㄨㄥ ㄊㄤˊ,詞性:作謂語、賓語;指在法庭上對質,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史記·李將軍列傳》:“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基本解釋:簿:文狀、起訴書之類;對簿:受審問;公堂:舊指官吏審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審問。,例句:明代·凌濛初《神宗實錄》:“使者復傳裡中有告訟者,求立至對簿公堂之法。”
拼音 |
duì bù gōng táng |
注音 |
ㄉㄨㄟˋ ㄅㄨˋ ㄍㄨㄥ ㄊㄤˊ |
詞性 |
作謂語、賓語;指在法庭上對質 |
英文 |
check evidence of both parties at court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簿:文狀、起訴書之類;對簿:受審問;公堂:舊指官吏審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審問。 |
出處 |
《史記·李將軍列傳》:“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 |
例句 |
明代·凌濛初《神宗實錄》:“使者復傳裡中有告訟者,求立至對簿公堂之法。”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