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是獨非
dú shì dú fēi
Right and wrong
“獨是獨非”的成語拼音為:dú shì dú fēi,注音:ㄉㄨˊ ㄕˋ ㄉㄨˊ ㄈㄟ,詞性: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獨斷專行,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舊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濟,鹽梅相成,然後庶績鹹熙,風雨交泰,亦不可獨是獨非,皆由聖旨。”,基本解釋:指不採納眾議,是與非自己說了算,獨斷專行。,例句: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集之七:“一個只生下來的草包,衣不解帶者,豈是好兒孫?那點生分氣,獨是獨非。”
| 拼音 |
dú shì dú fēi |
| 注音 |
ㄉㄨˊ ㄕˋ ㄉㄨˊ ㄈㄟ |
| 詞性 |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獨斷專行 |
| 英文 |
Right and wrong |
| 年代 |
古代成語 |
| 解釋 |
指不採納眾議,是與非自己說了算,獨斷專行。 |
| 出處 |
《舊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濟,鹽梅相成,然後庶績鹹熙,風雨交泰,亦不可獨是獨非,皆由聖旨。” |
| 例句 |
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集之七:“一個只生下來的草包,衣不解帶者,豈是好兒孫?那點生分氣,獨是獨非。”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