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之勢
dǐng zú zhī shì
a situation dominated by three powerful rivals
“鼎足之勢”的成語拼音為:dǐng zú zhī shì,注音:ㄉㄧㄥˇ ㄗㄨˊ ㄓ ㄕˋ,詞性:偏正式;作賓語;指三方面相持,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基本解釋:比喻三方面並立的局面。,例句: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四川建基業,以成~,然後可圖中原也。★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
拼音 |
dǐng zú zhī shì |
注音 |
ㄉㄧㄥˇ ㄗㄨˊ ㄓ ㄕˋ |
詞性 |
偏正式;作賓語;指三方面相持 |
英文 |
a situation dominated by three powerful rival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比喻三方面並立的局面。 |
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
例句 |
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四川建基業,以成~,然後可圖中原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