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刺虎持鷸

cì hǔ chí yù
Tigress and snipe
“刺虎持鷸”的成語拼音為:cì hǔ chí yù,注音:ㄘˋ ㄏㄨˇ ㄔˊ ㄩˋ,詞性: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年代:近代成語,出處:《戰國策·秦策二》及《史記·張儀列傳》載:刺虎,戰國時,陳畛說秦惠王,引卞莊子刺虎為喻,先待齊楚交戰,乘其兩敗俱傷時進兵。持鷸,用“鷸蚌相持”之典。,基本解釋:比喻待機行事,一舉兩得。,例句:臣是以反覆於前代以蠻攻蠻之成效,而知~,功在乘時。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清·魏源《聖武記》卷六
拼音 cì hǔ chí yù
注音 ㄘˋ ㄏㄨˇ ㄔˊ ㄩˋ
詞性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英文 Tigress and snipe
年代 近代成語
解釋 比喻待機行事,一舉兩得。
出處 《戰國策·秦策二》及《史記·張儀列傳》載:刺虎,戰國時,陳畛說秦惠王,引卞莊子刺虎為喻,先待齊楚交戰,乘其兩敗俱傷時進兵。持鷸,用“鷸蚌相持”之典。
例句 臣是以反覆於前代以蠻攻蠻之成效,而知~,功在乘時。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 ★清·魏源《聖武記》卷六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刺股懸梁
下一個成語: 刺上化下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鷸蚌持爭,漁翁得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 鷸蚌相持《戰國策·燕策二》記載:蚌張開殼曬太陽,鷸去啄它,嘴被蚌殼夾住,兩方都不相讓。漁翁來後把兩個都捉住。比喻雙方爭執兩敗俱傷,便宜第三者。
  • 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鷸蚌相持,漁翁得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 鷸蚌相鬥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鷸蚌相危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鷸蚌相爭“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