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垢納汙
cáng gòu nà wū
shelter evil people and countenance evil practices
“藏垢納汙”的成語拼音為:cáng gòu nà wū,注音:ㄘㄤˊ ㄍㄡˋ ㄣㄚˋ ㄨ,詞性:聯合式;作定語;形容壞人聚積的場所,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左傳·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基本解釋:垢、汙:骯髒的東西。包藏容納骯髒之物。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例句: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說的罷:“會稽乃報仇雪恥之鄉,非~之地。”★魯迅《且介亭雜文附集·女吊》
拼音 |
cáng gòu nà wū |
注音 |
ㄘㄤˊ ㄍㄡˋ ㄣㄚˋ ㄨ |
詞性 |
聯合式;作定語;形容壞人聚積的場所 |
英文 |
shelter evil people and countenance evil practice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垢、汙:骯髒的東西。包藏容納骯髒之物。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
出處 |
《左傳·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
例句 |
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說的罷:“會稽乃報仇雪恥之鄉,非~之地。” ★魯迅《且介亭雜文附集·女吊》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