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竭澤而漁

jié zé ér yú
drain the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
“竭澤而漁”的成語拼音為:jié zé ér yú,注音:ㄐㄧㄝ ˊ ㄗㄜˊ ㄦˊ ㄩˊ,詞性: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基本解釋:澤:池、湖。掏幹了水塘捉魚。比喻取之不留餘地,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也形容反動派對人民的殘酷剝削。,例句:戰國·楚國·屈原《離騷》:“短長各異,高下殊類,上下天兮,滄波萬類。擊鼓鳴槍,臨鱗爰鳳,人怛兮翱翔。”
拼音 jié zé ér yú
注音 ㄐㄧㄝ ˊ ㄗㄜˊ ㄦˊ ㄩˊ
詞性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英文 drain the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澤:池、湖。掏幹了水塘捉魚。比喻取之不留餘地,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也形容反動派對人民的殘酷剝削。
出處 《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例句 戰國·楚國·屈原《離騷》:“短長各異,高下殊類,上下天兮,滄波萬類。擊鼓鳴槍,臨鱗爰鳳,人怛兮翱翔。”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節哀順變
下一個成語: 桀驁不馴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漁奪侵牟漁奪:掠奪;侵牟:侵奪。指掠奪、榨取百姓財物。
  • 漁海樵山入海打魚,上山砍柴。借指隱居生活。
  • 漁人得利趁著雙方爭執不下而從中得到好處。
  • 漁人之利漁人:比喻第三者。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 漁翁得利趁著雙方爭執不下而從中得到好處。同“漁人得利”。
  • 漁翁之利猶言漁人之利。
  • 漁陽鞞鼓指公元755年安祿山於漁陽舉兵叛唐事。鞞鼓,騎兵用的小鼓。後亦用為外族侵略之典。
  • 漁陽鼙鼓漁陽:地名,現河北省薊縣,唐時安祿山駐軍在此;鼙鼓:古代軍中用的小鼓。漁陽郡響起了戰鼓。指有戰事發生。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竭澤而漁澤:池、湖。掏幹了水塘捉魚。比喻取之不留餘地,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也形容反動派對人民的殘酷剝削。
  • 竭誠盡節竭:盡。誠:忠誠。節:節操。表現出最大限度的忠誠與節操。
  • 竭誠相待竭誠:竭盡誠意;待:對待。竭盡誠意地對待別人。
  • 竭盡全力竭盡:用盡。用盡全部力量。
  • 竭盡心力竭:盡,用盡。用盡全部力量。
  • 竭澤焚藪竭:排水;藪:指草野。排乾池水捕魚,燒光草野捉獸。比喻做事不留餘地,只顧眼前利益。
  • 竭智盡力用盡智慧和力量。
  • 竭智盡忠竭:盡。用盡智力,竭盡忠誠。
  • 竭忠盡智毫無保留地獻出一片忠誠和所有才智。
  • 竭力虔心誠心誠意地用全力做某件事情。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