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誅鋤異己

zhū chú yì jǐ
wipe out dissenters
“誅鋤異己”的成語拼音為:zhū chú yì jǐ,注音:ㄓㄨ ㄔㄨˊ ㄧˋ ㄐㄧˇ,詞性:動賓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梁書·止足·陶季直傳》:“齊武帝崩,明帝作相,誅鋤異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頗忌之,乃出為輔國長史、北海太守。”,基本解釋:誅:殺;鋤:剷除。指消滅和清除在政治上反對自己或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例句:而鎮壓人民的反對,竟不惜採用最卑劣無恥的手段來~。(郭沫若《悼聞一多》)
拼音 zhū chú yì jǐ
注音 ㄓㄨ ㄔㄨˊ ㄧˋ ㄐㄧˇ
詞性 動賓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英文 wipe out dissenters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誅:殺;鋤:剷除。指消滅和清除在政治上反對自己或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
出處 《梁書·止足·陶季直傳》:“齊武帝崩,明帝作相,誅鋤異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頗忌之,乃出為輔國長史、北海太守。”
例句 而鎮壓人民的反對,竟不惜採用最卑劣無恥的手段來~。(郭沫若《悼聞一多》)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誅暴討逆
下一個成語: 誅故貰誤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己飢己溺別人捱餓、落水就象自己捱餓、落水一樣。舊時形容在位者關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對別人的痛苦深表同情,並將解除別人的痛苦為己任。
  • 己溺己飢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誅暴討逆誅:討伐。討伐兇暴、叛逆之人。
  • 誅鋤異己誅:殺;鋤:剷除。指消滅和清除在政治上反對自己或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
  • 誅故貰誤指嚴懲故意犯罪的人,寬赦無意中犯錯誤的人。
  • 誅盡殺絕誅;斬。殺得一個不留。
  • 誅求不已指勒索,強取沒完沒了。同“誅求無已”。
  • 誅求無度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 誅求無厭誅求:需索。指勒索詐取沒完沒了。
  • 誅求無已誅求:需索;已:停止。指勒索詐取沒完沒了。
  • 誅心之論誅:懲罰。指不問罪行,只根據其用心以認定罪狀。也指揭穿動機的評論。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