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而不野
zhì ér bù yě
Qualitative but not wild
“質而不野”的成語拼音為:zhì ér bù yě,注音:ㄓˋ ㄦˊ ㄅㄨˋ ㄧㄝˇ,詞性: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後漢書·班彪傳上》:“然善述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野,文質相稱,蓋良史之才也。”,基本解釋:質:樸素、單純。野:粗俗。質樸而不粗俗。同“質而不俚”。,例句:《論語·陽貨》中有一句:“君子質而不野。”這句話意思是指君子有才德而不會變得放縱隨意。
拼音 |
zhì ér bù yě |
注音 |
ㄓˋ ㄦˊ ㄅㄨˋ ㄧㄝˇ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英文 |
Qualitative but not wild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質:樸素、單純。野:粗俗。質樸而不粗俗。同“質而不俚”。 |
出處 |
《後漢書·班彪傳上》:“然善述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野,文質相稱,蓋良史之才也。” |
例句 |
《論語·陽貨》中有一句:“君子質而不野。”這句話意思是指君子有才德而不會變得放縱隨意。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