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止於至善

zhǐ yú zhì shàn
aim at absolute perfection
“止於至善”的成語拼音為:zhǐ yú zhì shàn,注音:ㄓˇ ㄩˊ ㄓˋ ㄕㄢˋ,詞性: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基本解釋:止:達到;至:最,極。達到極完美的境界。,例句:革命無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麼“~”,這人間世便同時變了凝固的東西了。★魯迅《而已集·黃花節的雜感》
拼音 zhǐ yú zhì shàn
注音 ㄓˇ ㄩˊ ㄓˋ ㄕㄢˋ
詞性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英文 aim at absolute perfection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止:達到;至:最,極。達到極完美的境界。
出處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例句 革命無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麼“~”,這人間世便同時變了凝固的東西了。 ★魯迅《而已集·黃花節的雜感》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止談風月
下一個成語: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善罷干休善:好好地;甘休:情願罷休。好好地解決糾紛,不再鬧下去(多用於否定)。
  • 善罷甘休輕易地了結糾紛,心甘情願地停止再鬧。
  • 善財難捨善財:原為釋迦牟弟子名,後取“善”之“愛惜”意,指“愛惜錢財”。舍:施捨。指人愛惜錢財,不願施捨於人。常用來譏諷人非常吝嗇。
  • 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乾淨。將刀擦淨,收藏起來。比喻適可而止,自斂其才。
  • 善賈而沽賈:通“價”。善賈:好價錢;沽:出賣。等好價錢賣出。比喻懷才不遇,等有的賞識的人再出來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職。
  • 善馬熟人指良馬與武藝精熟的勇士。
  • 善眉善眼形容容貌善良。
  • 善門難開善門:為善之門。舊指一旦行善助人,許多人都會來求援,凡無法應付了。
  • 善男信女佛教用語。原指皈依佛法的男女。後泛指信仰佛教的男男女女。
  • 善騎者墮慣於騎馬的人常常會從馬上摔下來。比喻善長某一技藝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敗。
  • 善氣迎人善氣:和藹可親的態度。形容用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待人。
  • 善善從長善善:褒揚美德;從長:源遠流長的意思。原指褒揚美德,源遠流長。後用來比喻吸取別人的長處。
  • 善善惡惡稱讚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善始令終做事情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尾。形容辦事認真。同“善始善終”。
  • 善始善終做事情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尾。形容辦事認真。
  • 善頌善禱關於頌揚,關於祝禱。用來稱讚能在頌揚之中帶有規勸的意思。
  • 善為說辭說辭:講話。形容很會講話。後指替人說好話。
  • 善文能武既有文才,又通武藝。現常指既能動筆又有實際工作能力。
  • 善遊者溺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善有善報善:好的。報:報應。做好事必有好的報答。常與“惡有惡報”連用。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謂行善和作惡到頭來都有報應。
  • 善與人交善於與別人交朋友。
  • 善自為謀善於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止暴禁非止、禁:罅;暴、非:指種種壞事。制止種種壞事。
  • 止沸益薪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比喻所做與本來願望相反。
  • 止戈散馬停用兵戈,放還戰馬,意指結束戰爭。
  • 止戈為武意思是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戰,才是真正的武功。後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對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 止戈興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 止渴思梅猶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亦作“止渴望梅”。
  • 止渴望梅猶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同“止渴思梅”。
  • 止談風月止:只,僅。只談風、月等景物。隱指莫談國事。
  • 止於至善止:達到;至:最,極。達到極完美的境界。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