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母投杼
zēng mǔ tóu zhù
persistent rumours against someone can shake the strongest confidence in him
“曾母投杼”的成語拼音為:zēng mǔ tóu zhù,注音:ㄗㄥ ㄇㄨˇ ㄊㄡˊ ㄓㄨˋ,詞性:作賓語、定語;指流言可畏,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戰國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基本解釋:指曾參的母親聽到“曾參殺人”的傳聞接連三次,便信以為真,投杼而走,謂流言可畏。,例句:聯以不明,雖有~之疑,猶冀言者不信,以為國福。★《三國志·吳書·孫權傳》
拼音 |
zēng mǔ tóu zhù |
注音 |
ㄗㄥ ㄇㄨˇ ㄊㄡˊ ㄓㄨˋ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指流言可畏 |
英文 |
persistent rumours against someone can shake the strongest confidence in him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指曾參的母親聽到“曾參殺人”的傳聞接連三次,便信以為真,投杼而走,謂流言可畏。 |
出處 |
《戰國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
例句 |
聯以不明,雖有~之疑,猶冀言者不信,以為國福。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