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安思危
yú ān sī wēi
be prepared for danger in times of peace
“於安思危”的成語拼音為:yú ān sī wēi,注音:ㄩˊ ㄢ ㄙ ㄨㄟ,詞性:作謂語、賓語;用於自勉,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戰國策·楚策四》:“臣聞之《春秋》,於安思危,危則慮安。”,基本解釋:於:處於;思:想。雖然處在平安的環境裡,也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例句:《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素愛人才,安肯以橫行天下之志,而使相干於進退之計哉?乃詳細謀後圖之,蓄萬全之備,使吾無一日不有所至,亦自以為一日不至皆有窮計也。”
拼音 |
yú ān sī wēi |
注音 |
ㄩˊ ㄢ ㄙ ㄨㄟ |
詞性 |
作謂語、賓語;用於自勉 |
英文 |
be prepared for danger in times of peac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於:處於;思:想。雖然處在平安的環境裡,也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 |
出處 |
《戰國策·楚策四》:“臣聞之《春秋》,於安思危,危則慮安。” |
例句 |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素愛人才,安肯以橫行天下之志,而使相干於進退之計哉?乃詳細謀後圖之,蓄萬全之備,使吾無一日不有所至,亦自以為一日不至皆有窮計也。” |
補充糾錯